完的一页草稿。
阅读之后,轻轻放回。
第二次停留,是在胡铨身边。
把两人的卷子看了个大概,朱铭更喜欢胡铨的文章。
蓦地,朱铭在另一个考生身边停下。
“臣对:唐末五代,九州纷扰……赵宋初立,百姓厌极兵戈,始以文治而天下欣然……”
这个考生先写赵宋如何立国,怎样把国家治理得富裕繁荣。
又写三冗问题,以及王安石变法得失。
最后用了大量篇幅,怒斥宋徽宗残害百姓,还骂这昏君到了杭州也不知悔改。
朱铭扫视其籍贯姓名,顿时恍然微笑。
钱塘,张九成。
这位浙江考生,被宋徽宗祸害得不轻,喷起来毫不掩饰、酣畅淋漓。
张九成祖籍开封,祖辈迁居钱塘,本来家底就不厚,又遭花石纲反复折腾。到他十八岁的时候,已经穷得放弃科举,跑去给富户做家庭老师为生。
好歹赚了些钱,张九成进京游学,期间还弄到一本《道用策》。
盘缠用尽,张九成又返回钱塘,继续以教书为生。大儒杨时病死前一年,收下张九成做弟子,但他主要还是靠自学。
除了自学和教书,剩下的时间,张九成坚持参研佛法。
或许是对现实过于失望,张九成有些厌世情绪,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一场幻觉——此君乃真正的心学始祖,率先提出“心即理”的思想。
宋徽宗逃到杭州之后,把那里搞得物价飞涨,而且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张九成还要养活全家,他的工资难以支撑开销,只能把田产陆续卖掉,恨不得宋徽宗早点去死。
李宝攻占杭州,迅速平息混乱,张九成对此赞誉有加。
他又通过杨时的旧友,弄到一个举人名额,然后借钱进京科举。
这位老兄,此时穷得叮当响,住在郊外的破房子里,进城考试需要走两个小时。
中午,太监和侍卫端来饭菜,悄无声息的放在考生桌上。
外面还有大桶盛汤,考生可以离开座位去打汤,也可以由侍卫陪同着去拉屎撒尿。
已经半个月没吃细粮的张九成,用筷夹着肉包子狼吞虎咽。
太爽了!
朱铭扫视张九成身上的布衣,居然打了好几个补丁。
只能证明一件事,此人很倔,自尊心很强。
否则以其贡士身份,都不用亲自开口,就会有很多人送钱来。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