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说道:“刑部。”
《大明月报》隶属于刑部,这个决定并不离谱。
因为在北宋的时候,邸报就一直出自刑部的比部司。
如果只论收集稿件的方便程度,让通政院领导报纸是最合适的,但朱铭考虑到一个言路问题。
通政院已经掌握了进奏封驳,若再让他们掌握报纸,是不是太容易糊弄皇帝了?
朱铭说道:“在刑部设一個邸报司,邸报司的主官,比寻常郎中更高一级。这位负责报纸的郎中,由皇帝和内阁讨论任命,跟督察院的御史一样,不归吏部那边提拔升降。”
张元干彻底听明白了,这个机构很受皇帝重视,甚至连吏部都没有报社一把手的人事权。
朱铭又说:“你举荐两个官员,我再给你安排几个,尽快把邸报司给设置起来。名字就叫《大明月报》,第一期的主题是廉政。”
张元干问道:“陛下说普通百姓也能阅读邸报,那他们该怎样获取呢?”
朱铭说道:“各级官员,按以前的方式免费领取。发去各级衙门的时候,可以再多发一些,留给当地的驿馆。由书商在驿馆购买,再零售给老百姓。驿馆自己售卖也可以,卖报钱留两成在驿馆做补贴。”
张元干默默记在心中。
他搞不清楚发行量该多大,决定暂时稳妥着来。
即在原有发给官员的基础上,每个县增发一百份。看这玩意儿的百姓不多,一个县增发一百份应该够了。
如果卖得好,可以慢慢增加。
让各地驿馆自己申请增发量,反正卖得越多,驿馆也赚得越多。
又询问一些细节,张元干躬身告退。
朱铭之所以选这人办报纸,是因为张元干的文风很适合。
刚健正直,积极向上,不失悲天悯地之心。
历史上,张元干被誉为南宋豪放派先驱。他的词作,上呈苏东坡,下启辛弃疾,属于两宋承上启下的词人。
此人做过李纲的幕僚,岳飞被冤杀之后,他也触怒秦桧,抄家坐牢,削去官籍,从此漂泊江湖。
这个时空的张元干,没有经历那么多沉痛遭遇,词风当然没有转向悲壮慷慨豪放。
但依旧非常正能量!
李邦彦就不行,换他来办官方报纸,估计隔三差五搞出政治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