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量改种棉花,粮食可以保障吗?”
陈在庭说道:“洞庭湖周边区域,稻米产量逐年增加,可以填补江南粮食空缺。而且,这几年从海外运来的粮食也变多了。”
以前海贸不那么卷,商贾看不起买卖粮食那点利润。
但现在海上贸易竞争激烈,越来越多海商愿意贩运粮食。虽然赚得没那么多,但只要错开粮食丰收季节,运到沿海各省贩卖是稳赚不赔的。
其中甚至包括台湾!
历史上,台湾在清朝中期得到大开发,那里的粮食根本吃不完。清政府对台湾管控严格,但依旧挡不住台湾粮食外运,甚至经常有走私到天津售出的记录。
什么海上漕运风险大,完全就是扯淡。
海商敢把台湾水稻走私去天津,若无足够利润他们会愿意吗?这可是走私!
如今的台湾(包括澎湖列岛),户籍人口已经增涨到五万余,主要人口是迁徙过去的福建疍民及后代,另有好几千是台北地区的归化土著。
琉求国王(台北土著部落酋长)非常识相,先是归附大明,继而请求去除国号。换取朱皇帝封他为侯爵,并赐予大量布匹等财货,还获得上万亩土地的田契。
在台湾县令的诱导之下,这位酋长连土地都放弃了,举家搬去开封城内居住。朱皇帝又赐了一处开封豪宅、两间开封店铺,以及开封远郊八百亩土地。
如此优待,就是为了归化台北土著,并把土著转化为自耕农。
现在,台湾已经有两个县。
一个县在澎湖、台中地区,以大陆移民为主。
一個县在台北、桃园、基隆地区,以归化土著和留下来的淘金客为主。
聊了一阵粮食安全问题,朱国祥又说:“我从润州一路行来,发现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纺织工场,想必湖州、杭州那边也有不少吧。仅凭江南的蚕丝和棉花,能够供应给那些工场吗?”
陈在庭回答说:“鲁棉和楚棉,也会往江南这边运售。”
楚棉运到江南售出很正常,因为江南有更完备的纺织业体系。
但鲁棉南运是啥情况?
唐宋时期的山东丝、麻织业很发达,相关从业者可以转化为棉纺织啊。
朱国祥不太了解纺织情况,对此颇为好奇。
陈在庭回答说:“同样质量的棉花,在江南纺织出的棉布,普遍比山东那边质量更优。”
为啥更优?
陈在庭也说不明白。
在场的其他官员,同样无法回答。
于是,他们赶紧找来一位棉纺场主。
那位棉纺场主姓胡,见到太上皇极为兴奋,详细解释说:“可能是气候问题,山东沿海的棉布,就比山东内陆的棉布质量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