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建立长期合作。那收货站的人还跟我们说,建议我们从过完年开始就琢磨着人工养殖的事儿,毕竟山里的东西总不能吃一辈子。”
“长期合作,当家的,这事儿靠谱不”对面坐着的女人表情激动,忍不住问道。
只见男人喝了一口热水,放下碗后又道:“这事儿要是其他人说,我不一定信。但大伯说,我肯定就信了。那大老板一开始还就是因为看大伯送的山货好,才说要来咱们村收货的。人家那公司开多大啊,听收货站的人说,他们车队以前的收货对象,那都是一个县城一个县城的收的。”
“如果不是因为大伯,人家指不定还不从咱们十里村先开始呢。”
一旁的女人闻言也点头:“大伯就是有本事。”
说完,像是想起了什么,女人表情一喜:“那要是这样的话,咱们村的路县城里肯定就给修了啊。”
反倒是坐在床上的老太太想的更多些,叮嘱道:“文儿啊,如果之后真是这样,既然人大老板愿意大老远的来咱们村收货,又是你大伯在里面给介绍的,咱们可千万不能丢了你大伯的脸,坐地起价的事情咱可没脸干。”
男人又喝了一口水,神色清明:“不仅是咱们家,周围其他村也不会这么干的。妈你没看隔壁县城的一里村和二里村,现在差别有多大。”
如果没有前车之鉴,这还真不好说。毕竟一样米还养百样人呢,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不一样。
但有了前例,大家也就知道轻重了。
前些年的一里村情况和他们这段时间也差不多,有个省里来的大老板想要在一里村拿下一片地,建个苹果园,到时候苹果园的员工优先聘请一里村的人。
如果一里村的其他人有意向的话,也可以随着那老板一起种苹果,反正人家的渠道大,村里的那些苹果顺带着也就帮忙卖出去了。
这多好的事儿啊。偏偏有人贪心不足蛇吞象,硬生生惹恼了人家。
人家也不是非你不可,一扭脸,那大老板直接在距离一里村不远的另一个村子二里村拿了块差不多大小的地。
承诺依旧和之前差不多。
现在二里村的日子过得别提有多红火了,连路都修好了,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估计一里村有些人的肠子都能悔青了。
有这样的例子在那里杵着,他们村的人才没有那么笨。
如果村里真的有人敢这样干,怕是才刚露出些苗头,都要被村里自己人套麻袋了。
男人在心里默默想,说不定他就是套麻袋的其中一员。
“你能这样想就好了。咱们家以后要是能慢慢过得好了,也能让你大伯少操点心。还有咱们囡囡和小虎,以后也要存钱上学呢。”
“对,咱们努把力,我再攒攒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