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陈曦本身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从根子上去辨析这些玩意儿,另一方面,很多东西,陈曦其实也本着,在其能平稳运行的情况下,不要干涉的逻辑,因为社会层面的任何玩意儿重组,都会带来整体的动荡。
每一条命令都是需要取舍的,因为必然会有受益者和受害者,早先那种几乎没有利益损伤者,只有受益者的时代,早都过去了,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需要仔细评估,甚至实地去探查确定,才能下定决心去推进。
这等思维的模式,这种对于社会认知的逻辑,陈曦在太学的那些书里面都进行过描述,所有在太学学习过的年轻一代,都必然会受到这种思维和认知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什么的,也浅述在书中。
经过这么一个教育之后,这些下一代的精英虽说还会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斗来斗去,但他们最起码有一个完整的汉家天下的认知,即我们是谁,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至于老一辈,陈曦已经放弃了,超过三十岁的人都有了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有了完整了三观,再教育也改变不了他们最基础的认知。
所以陈曦对于老一辈能谈理想的谈理想,比方说刘备、比方说少部分站在顶尖的世家,对于能谈物质的谈物质,比方说大多数的世家,以及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对于基本没什么好谈的也就是如曹操这种,那就只能搞点求同存异,实在不行就放着别管,说不定时间会证明一切。
总之,但凡是在太学跟着王烈、司马徽、陈纪这群人学陈曦发放的那些经典的年轻人基本都承接了陈曦的道,毕竟陈曦除了强大,其道德也是为人认可的,哪怕被调侃是芝麻团子,但陈曦所做的事情,所行的道德是能匹配上圣德的。
哪怕换个世界,陈曦一直推行的一切,也是能道一句道德君子的,毕竟听其言而观其行,相比于陈曦哔哔的那些,陈曦做的才是事实啊。
曹彰这等在长安亲眼见着陈曦一步步推动社会发展直到百姓安居乐业,自然而然会认同陈曦的道理。
甚至直接点讲,曹彰如果一直在曹操身边,学的是曹操的那套,那今日绝无带兵入坎大哈救曹昂这等完全出格的做法!
和曹操博弈的是民心,但民心之下流淌的是陈曦的法理和道义,是二十年不断地努力,重新构建的社会道德体系,没有这个,哪里来的现在这一幕,既没有曹彰,也不会有士卒的主动加入。
“曹操不仁,当诛之!”曹彰带着人又奔行了千米,中间已经汇聚起来了坎大哈之中小半的有心人,而在汇入的过程之中,不知道是号子喊错了,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反正就是从逐之,变成了诛之。
哪怕是在曹彰努力的矫正下,依旧没有将号子改过来,诛之逐渐的盖过了逐之,曹彰的脸都绿了。
“你带人走小路先去通知典将军,让他保护好府衙,千万不要让我父亲出来。”曹彰赶紧通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