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买活 > 第21章 于大郎的早饭

第21章 于大郎的早饭

    由古至今,  官吏都并非人人能为,想要加入这个圈子,你必须已经在这个圈子里。从秦汉再到魏晋南北朝,  所谓九品中正制、举孝廉等等,  唐代虽开科举,但却也要行卷干谒,  科举之完善兴盛,  其实只在于大敏朝。但即便如此,  若要参加科举,脱不开的便是要找人具结作保,要三代清白,  非从贱籍出身,  且虽有乡学、县学、府学,  还有那各地书院,  但一来学费不菲,二来开蒙读书这个环节却并无供给。便是天纵奇才,  也至少要生在中等农户以上,  方才有识字的机会,  之后是否有机缘读书考学,  那还是两说呢。

    考科举做官是如此,为吏也一样自有规程,  按于大郎的认识来说,  不论是世代传承的职位,又或是有了秀才、举人功名之后,或捐或买,  或由老吏援引,  一样也有一个大前提,  那便是他们原本就属于这个圈子。在乡里村里,也是能和吏员来往的架势人家。这一点对维持乡间村里的稳定其实是很重要的,中级班新开的论政课中,便有分析本朝政治得失的寥寥数语,其中有一句于大郎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即是大敏朝皇权不下乡,乡间自有乡间的规矩

    那末,乡间的规矩倘若和朝堂的规矩冲突了呢所谓科举,正是天下英雄,入我毂中,这官吏制度,便是要把乡贤的规矩和朝堂的规矩统一起来,乡中大豪,任其多么桀骜不驯,一旦送子弟入仕考学,便不期然受了朝堂的教化,认可了朝堂的规矩

    既然如此,那么在科举上的限制也就有其来由了,权力只能在已经认可这批规矩的圈子中流转,也唯有确保乡贤人家的稳定,才能确保朝堂的稳定,倘若人人都识字,人人都可考科举做官,压根无需做保,那么天下该是如何的混乱景象乡中人家,此起彼伏,你争我夺,恐怕天下比如今这外族入侵、苟延残喘的时刻还要更乱上几分了

    这些道理,于大郎从前并不能尽数明白,有不少是他在上了论证课后方才懵懂明白的,也有些则是从父辈的议论中偷师。买活军实在是不同于古往今来所有乱党,它令原本的读书人在这个制度下觉得格外的压抑,并没有习成文武艺、贩于帝王家那欲拒还迎,暗藏的矜持和得意。

    所有乱党起家之时,往往规矩混乱、令出多门、不成体系,正如昭烈求武侯、萧何遇刘邦一般,需要一个能懂得手艺的大管家为他们厘清规矩、划定赏罚,也就势将已流传了数千年的儒教引入新的武装力量中。也因此,每当群雄逐鹿时,新军阀是否拥有政治声望,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他对读书人是礼遇或是漠视。唯有重视知识的军队,才被认为拥有更好的前程,治理天下离不开他们儒教的读书人,这几乎是深植在所有书生心中的自信。

    但买活军却并非如此,买活军极度重视知识,他们传播知识的效率、速度和决心,甚至还要超过满口嚷着教化天下的儒生,大多数读书人追求的其实只是乡贤阶层中散播知识,但买活军却不然,买活军要求所有人都读书认字,而他们的决策是如此精明,管理是如此精细,在在显示出他们已有了一个成规模的管理体系,甚至比儒生所能想象得更为先进。

    买活军或许是不需要儒生的

    这个>>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超级修真弃少假太监,开局女帝跪求我解毒六零:饥荒年当伙夫,社员都被馋哭了风流村乱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重生七零:知青在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