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买活军那里去了”
半月以前, 在姑苏城外长洲葑溪一带,冯氏老宅之中, 冯犹龙也正有些吃惊地和友人谈论着家乡之中最新兴起的这股风潮, “这么说,茶楼酒肆里的消息还是真的,连并山园王家的女眷都逃去了买活军那里”
“正是如此了, 听说是为花街巷一户人家豢养的船夫给诱拐走的,老冯你说可笑不可笑,一个花舫船夫, 居然能拐带上绣楼小姐,这让王家姑娘闺誉何存也难怪老王这一阵子都气病了, 不肯见外客,又紧着做法事发送几个苦命夭折了的女儿家不过是遮羞布罢了,其实就是逃去了买活军那里从并山园里出来, 沿着护城河, 走个二三里便到水门码头了,那里如今日日都有上百女娘投奔, 要往买活军那里去,别说知府, 连巡抚也丝毫不敢管”
“怎敢管人家有传音法螺, 还有记仇本, 狠话早放出来了,谁敢给买活军添堵, 来日打下姑苏城,全家吊死在城门口现如今各家哪还敢管束自家的女儿一群裹脚婆子都没了生计, 倒是人牙子比往常忙得多。”
“为何”
“便是要把自家的小脚伎赶紧地卖给消息还不灵通的地方呗, 有些连鸨母也都跟着搬走了, 生怕将来买活军回来寻仇的。再不敢在姑苏城呆,都去了广陵一带安身。”
“这些青头贼”
宽敞的书房中,客人一面品茶,一面读报,指点着最新流传在姑苏城中的新旧消息,这是冯秀才一向十分喜爱的消遣冯家在葑溪也算是大户,冯秀才祖上也是有进士的,这些年来,虽然兄弟几人连番赶考,都还没考上举人,但家事却还始终十分兴旺,除了冯家的田地之外,其实还有一多半要得益于他们自家经营的茶楼。
冯秀才常年喜欢泡茶楼,所谓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他对澡堂子还好,只每日早上,必去茶楼用茶,听着三教九流议论着的市井传言,也不知敷衍出了多少传奇故事,所刊发的古今笑、古今、平妖传等,行销大江南北,虽然被福建道的书商拿去大卖简装版,但精装版也卖得很好,出一卷便至少是数百两的利润,因此冯家家计迄今仍十分丰厚,丝毫没有因为家中这一代读书无成,而有什么衰败之象。
自然了,都是姑苏城的名流,也要讲究人情世故,王家的热闹听过便算了,可不好写进书里,并山园那样的庞然大物,也不是冯家能得罪得起的,冯犹龙他们平日混在一起的还都是叶、沈等书香世家,和王家那样的仕宦名流,层次上还有差异。便连友人们也很知道分寸,这些话都是在书房里讲,茶楼品茗时是不肯说的。
“老龙,你对这女娘投奔的风潮,怎么看来”冯老龙好友,同时也是姑苏城内知名的书商,金阊叶华生老爷便笑道,“可否因此敷衍出几卷话本,想来定也是奇情婉转,不知有多少故事在里头了。”
这金阊叶氏,实际上和冯犹龙好友叶仲韶也算是沾亲带故,叶、沈几家的戏曲本子,都是靠他们刊发全国,至于冯犹龙,更是众多书商追捧的宝贝,座上客多为这些饱读诗书的儒商,此时忙都争抢起来,道,“老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