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往前去了,这样每个人只做一件事,周而复始,多劳多得,田师傅每日要检验徒弟们的工作成果,给他们记绩效。
绩效多的,一天可以多拿个文,而且还有加政审分的机会,而这些农民们,每日早起晚间,见缝插针上的扫盲课中,一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强调着这分数有多有用,他们也就不其然地重视了起来。
这样大集体式的开荒,是十八芝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当然他们也会有很多的猜疑,譬如说这样会不会有人偷懒,反而不如大家各管各来得尽心。不过鸡笼岛这里,一年可以三熟,这里开荒,那里就肥田种豆,一些低洼水田,便种上水稻,三个月下来,这边还在开荒,那边已经收成,又有人来专管收成,按照之前撒种的顺序,这里有条不紊的收割、脱粒、翻晒
精细统治,居然连农事也可以精细的吗这是十八芝的海盗们想不到的,就连郑地虎也没想到,买活军会在鸡笼岛实行这样的策略,而效果却还如此显著不管是不是高产种,产量总是让人惊喜的,一块地从林地变成新田,再到有了收成,不过是四个多月的光景,大豆就已经收成了,一亩地小二百斤,按大豆来说实在不算是低的。
而且,第二季立刻就可以下种,种了一季的大豆,田已经肥了不少,这一回来种地的又是另一拨农户了,买活军到现在才开始分田,而这些来种田的农户,是要给买活军交租子的。
之前开荒的那些,固然做事是辛苦,但每日里他们足额拿工钱不说,第一季的收成买活军分文不取,全都是按官价收购了,个人分钱。算下来一个月按活计轻重来分,活计最重的能拿到近三千元。
官府的开支大吗是大的,但这些钱拿到手中,汉子们都拿来做什么呢不也是要吃要穿,也要存在手里准备买房这批开荒队中大多数人最后也是要在岛上安家,只有条件最好的,或许能被选到军中去。
他们这样玩命干玩命吃,辛苦上一年半载,便足以攒下一笔大钱,买牛、买房、买骡、买车这几样最基本的需求,总是至少可以满足个几项,若是觉得钱挣够了,可以随时挑选城镇安家,保证能分到上等的地,不论在哪里,都是殷实富户,这个条件要娶妻也比别的农户容易得多。
若是还愿意干,那就继续干,鸡笼岛算什么将来买活军是要去吕宋、去安南的,那里的土地更为富庶,产量更高,甚至于到那时候,有了经验的他们也能做开荒队长了有体力,能干活,知道这些农活的诀窍,算学又好,懂得统筹规划的队长,在开荒时,一个月六千块或许都不是问题,而且,队长便算是买活军的吏目了,种田若能种出个官身来,那还有什么好求的呢
大半年的时间,新泉县周围已是良田千顷,城镇中心也来了一帮人盖房子,说是新榕县的砖厂已经开起来了那个地方有许多粘土,经过勘测,是适合烧砖、造蜂窝煤的,于是郑天龙、郑地虎几兄弟,就这样目瞪口呆地看着买活军在一年内拉起了十几个县府的盘子,从本土搬迁来了几十万人,从福建道内招募百姓,走着水泥路来鹭岛坐摆渡船,这摆渡船几万年也没这么繁忙过,永远都在对开,就没个停。
一路上便教导他们学拼音,学算学,学买活军的规矩,到了地头,分队、开荒、分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