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徐振之此人, 在江阴之外,也已还算是有些名气的了,尤其是买活周报的读者, 对于江阴徐氏,更是颇有印象。少年庄子先是惊喜地叫了起来,“江阴徐先生莫非就是周报上连载游记的江阴徐侠客吗”
一说这个徐侠客, 连庄掌柜也是呀了一声, “有眼不识泰山失敬, 失敬了没想到今日能有这样大的缘法徐先生若不嫌弃, 便尽管在我们临城县居住一段日子,我们临城县虽小, 但也有几座山水可以一看,不输给三清山、江郎山、虎夷山多少的”
说着,便要强拉着徐振之去他家那两层的水泥房住, 一叠声叫伙计回家报信,让他娘子下值回来之后立刻收拾房屋, 徐振之没料到自己在买活军地界, 稍微一显露行迹, 便惹来如此轰动,心下也颇为诧异, 暗道,“我这一路走来, 于之江道也不是没有显露姓名, 除了那些书生之外,没人知道江阴徐侠客的笔名,一入买境,便连个小摊主都做得好剪报本, 写得一手好硬笔字,可见买地文华荟萃,连贩夫走卒都可知书达礼,乃古今第一教化所在,这话真不是胡乱吹嘘的。”
“看来,光是买活军这里,我便可写好些游记了呢,便把入买后所尝到的新鲜小吃,其中的得失记叙下来,敷衍一番,便又是一篇不错的专栏文章了。”
原来这徐振之虽然是第一次入买,但和买活军的交集,却是一年多以前便已开始了徐氏是江南的望族,临城县的这一支徐姓,已算是比较普通的了,不过是占了个人数多而已,江南一带,徐家实在是名人辈出。
徐振之所在的江阴徐氏,更是数百年来传承不绝的大家,正所谓三代以上,方知穿衣吃饭,徐家风光了十代以上,子嗣于功名便丝毫没有汲汲营营的操切,而是各有奇志,徐振之的奇志,便是要游览天下山水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便是徐振之年少时便立下的大志。
等到他父亲去世,徐振之守孝三年之后,便踏出江阴,于江浙一带游历,至此已经有十五六年的时光了,他应该算是如今敏朝第一奇人了,于功名无心,更不安享富贵荣华,只是一心一意考察地理,将游历作为自己人生终极目的,而不是如世人一般,将游历当作是顺手一为,偶尔一行之事。这十几年来,徐振之走南闯北,江浙一带,他是几乎都走遍了,北方的名山五岳,也一一周游,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个见闻广博之人,更是本朝的地理大家。
不过,在他向买活周报投稿之前,徐振之此人之奇,也就仅限于徐氏亲友、江阴名士往外传颂,民间百姓自然是一无所知。徐振之本人也不在意,他四处游玩,也不是为了扬名立万,更不缺那么一些浅名带来的薄利,徐家家财万贯,再加上徐振之本人也颇有一点本事,外出时蹭吃蹭喝,或者如此刻一般被本地百姓奉为上宾的事情并不在少数,小日子本就十分滋润,至于一些名声徐振之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有多么的正经,又怎么想过去图谋名声呢
不过,虽不图名,但笔记写了出来,总是想要给更多的人看到,自己集结出版,这是一条路子,而徐振之在路途中不断接触到买活周报的报纸之后,不免就萌生出了这样的想法如果能在报纸上刊载,那么,岂不是比自己刊发了到处去送人要更好呢毕竟,出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