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不是最重的负担,更为可怕的是为了各种大额开支向地主老爷借钱,从此再也还不上利钱,被世代盘剥。
就好比是费家和王家,他们最大的收益来源不是地租,而是借助控制的土地,然后放贷。
这放贷的买卖,是自古以来最赚钱的买卖,只不过需要有了土地才能做成。
老汉冷哼了一声,像是在嘲弄妇人见识短浅。
“怕什么?”
“总比饿死了强。”
“总有人熬不住的时候,到时候这地还是咱们家的。”
妇人听了这话,有些转不过弯来,以为老汉得了失心疯,连忙哀求道:
“官人,这是什么话啊。”
“这米不能吃,退了换银子吧。”
老汉把米放在了桌上,大马金刀地坐在摇晃的椅子上,冷笑道:
“这妇道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咱二舅是太平村里的人,前些日子回村里去了,你知道为啥不。”
妇人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因为太平村里出了一个好汉,名叫颜五七。”
“他带了村民,杀上孙地主家里,把他们家上上下下杀了干净。”
“听说连孙老爷家的小儿子都没放过,一刀噼成了两半。”
“真真是英雄好汉啊。”
“那孙家没了人,还管什么欠债和地契?”
“村里的地就都分掉了,那欠了孙老爷的钱,就不用还了。”
老汉手舞足蹈地说道,好似自己亲自上马,砍了孙老爷家的人。
“咱们村,什么时候也出几个好汉?”妇人听了,也忍不住地问道。
“会有的,咱们家都撑不下去,其他人只会更苦,更惨。”
“总有人熬不住的。”
“所以这钱不仅要借,还要大借特借!”
“等有人起来的,咱们跟着冲进赵老爷家里去。”
“那这钱就不用还了。”
老汉的话透露出几分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