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流华录 > 第八十一章 董卓

第八十一章 董卓

声震天,整片天地在他的一鞭挥下,仿佛也开始颤抖、低头,臣服于他的霸权之下。

    董卓的大军终于压境,犹如风暴来临前的前奏。魏郡的百姓,依稀记得那些年曾在黄巾乱起时,见识过兵刃的锋利、铁骑的残忍。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已经被黄巾余孽洗劫殆尽,满目疮痍。如今,董卓如猛虎窥视,魏郡的未来,仿佛一条岌岌可危的线,随时可能断裂。

    此刻,魏郡太守孙原坐于书房之中,手中拿着密报,眼神却如同深潭般沉寂,难以读出一丝情感。自从接到董卓大军已至邺城外围的消息后,他心头便如压下了一块沉重的巨石。作为魏郡的守护者,孙原深知,此次董卓来此,绝非单纯为驻军——这无疑是一次图谋深远的权力游戏。董卓深知,控制魏郡,便能掌握北方,甚至威胁到洛阳的安危。而此时的魏郡,已然是个破碎的棋盘,东南已乱,北方的道路上亦已充满了硝烟,而孙原,作为这个濒临破碎之地的领袖,肩上的责任愈加沉重。

    他知道,如果不采取措施,不仅魏郡的百姓将陷入更加深重的困境,甚至他所捧起的这个看似稳固的政权,也将如同沙堆中的城堡,轻易被风吹散。董卓的野心,已远超普通的驻军之事,这一来,魏郡将无力回天。正是这样的一念,令孙原深陷两难之境,犹如陷入了一座无法脱身的泥潭,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然而,更令孙原忧虑的,莫过于流民大营的局势。自黄巾之乱之后,魏郡的百姓几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曾经肥沃的田地如今满目荒芜,百姓困顿,生计艰难。为了解决这一切,孙原亲自指挥,组织起了流民安置的工作,依托那些“无主之田”,尽可能地安顿了成千上万的流民。魏郡这片土地,仿佛在他的一点一滴的努力下,稍显恢复了一些秩序。那些流民,虽身无分文,却在孙原的安排下勉强能够维持生计,耕种的田地开始渐渐吐露出新生的绿意。每一寸土地的复苏,都像是孙原心头的一缕希望之光,照亮了这片沉寂的荒原。

    这一切的恢复,却也如同一场风中之烛,脆弱而易碎。流民大营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秩序,但一旦遭遇大规模的外力压迫,这些恢复的生机便会瞬间瓦解。流民们本已陷入困境,若董卓的铁骑进驻,带来的不仅是兵戈,更是恐惧与绝望。那些曾经勉强支撑的平衡,恐怕会在一夜之间崩塌。倘若百姓心中的希望丧失,整个魏郡的民心也将彻底破碎。届时,不仅流民大营的秩序会四分五裂,孙原的统治也将无法抵挡风暴的侵袭。

    孙原深知,倘若董卓一旦掌控了流民大营,便能轻易地扩大自己的兵力,将整片魏郡收为囊中之物。可若是强行与董卓对立,所带来的将是难以预见的惨烈后果。流民大营若动荡,魏郡的百姓将无处可依,四散逃亡之势一发不可收拾。

    “董卓欲控制流民大营,定会激起民变。”

    这句话如同一记闷雷,在孙原的胸中炸响。魏郡,这座百废待兴的破碎城池,眼看便要在这波风暴中彻底倾覆。流民大营,正是那片摇摇欲坠的希望之岸。数月前,战乱四起,百姓四散逃亡,魏郡几乎沦为废墟。但如今,大营之内,那些曾经流离失所的百姓,虽心中未敢奢望重归安宁,却已在这片临时安置的荒野中,重新找到了些许归属。虽不足以称之为家,但却有着一点微弱的生气,仿佛在大漠中拾得的一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师娘赶下山:九个师姐绝色倾城改嫁前任他爹我靠读动物心声直播看诊民间诡病实录阶上春漪傻子苏醒:我真不是剑道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