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的延续,却仿佛让人有种自己已经亲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的错觉。
在琵琶声的收尾阶段,浓郁的杀意急转直下——紧随其后的便是一阵欢快的笛子声。
战争胜利的军队班师回朝,一统六国的王者之师上书着秦的旗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骄傲与自豪——统一了分裂的华夏大地,无数人都在畅想着未来美好的盛世光景。
百姓们载歌载舞,将士们喜笑颜开,欢快的笛子代表就代表了他们此刻的心情。
下一刻,悠扬的二胡声接替了欢快的笛子。
欢快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只能够看到背影的王上仍旧坐在王位之上——终结了乱世、结束了无休止的战争后,在对未来的憧憬后,将士们开始论功行赏,可那些死去的袍泽却再也看不到这一幕。
而在短暂的二胡声过后,最后接替的琵琶声则仿佛是盛世光景到来——
清脆、美好,宛若天籁之音。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原本带有肃杀之气的琵琶再度加入,却在演奏中压抑了杀意的蔓延,仿佛是在歌舞升平的恢弘宫殿之上为文武百官演奏的盛世之歌!
竹笛、二胡,甚至于是萧雅轩的鼓。
一个接一个的加入,却丝毫不会让人有杂乱无章的听感,欢快、和谐的就像是在听赞歌——
那是中国人基本上一听就能感同身受的赞歌!
在当下这个年月,中国古代乐器在国内流行音乐市场上的待遇不能说是无人问津,但最起码也能称得上一句聊胜于无。
尤其是对很多年轻人而言,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对这些古老乐器没什么兴趣,觉得这就是唱京剧的那些老一辈才会听的玩意,或者看一些古装武侠剧才能够听到的东西。
尤其是二胡,这玩意给他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天桥底下摆碗乞讨。
可周易这场演唱会的编排却让他们感到惊艳——
这还是他们熟悉的琵琶古筝吗?
怎么这么……流行?
还有那大屏幕上的秦,是秦始皇?
秦灭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开创华夏大地上的大一统时代,自认始皇帝——这是写在了历史课本、民间传说里挥之不去的东西。
在大屏幕给的影像暗示后,伴随着音乐声概念改变的影像自然而然的也就被不少人轻松代入,这就是文化上的认同感——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仅仅只需要给一个画面,人们就能够自动联想到相关的历史。
“听着很好听啊,跟以前听到的那些不太一样。”
“周易什么时候会玩这些乐器了?”
“他一开始就会,忘了《花田错》《东风破》那些歌了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