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脑变 > 第581章 说不清的感觉

第581章 说不清的感觉

仗义的表示道。

    收拾好了东西,两人开车回学校。

    汽车先停在安娜宿舍楼门口,她拿了琴盒走了,曾凡才将车子停到自己宿舍楼附近,搬东西回房间。

    给手提电脑插上充电器和网线,曾凡开始编辑今天录下来的音频文件。

    他买了市面上性能最好的录音设备,自己重写了一套录音软件,就为了尽可能全面的保存现场的声音信息,编辑之前他戴上耳机重新听了一遍当时的录音。

    最新型的麦克风灵敏度很高,当时被耳朵自动忽略的环境噪音都被清晰的记录了下来,尤其是吹过麦克风的风声,在回放中显得格外刺耳,经常压过乐器的声音。

    他没有对演奏声音做任何修饰,而是保持原先的波形,只是去除录音设备过于灵敏收进来的噪音,经过降噪编辑处理后,才勉强恢复了当时演奏的音频。

    再次试听的效果,也只能还原当时百分之七八十的感觉,是他的耳朵太过灵敏了吗?

    可能这就是乐器声音和耳机模拟的差距吧,看来他还要深入学习一下电子工程学的课程,更详细的了解录音设备和音响耳机的工作原理。

    如果有必要,他还要按照自己的要求设计一套录音播放设备,网络测试可以靠人数堆叠可靠数据,人脑听觉神经的测试就不行了,他总不能每个人都现场演奏一遍吧,就算那样也未必能保持相同的水准。

    没有好的设备,就没有高质量的音源,纯软件编辑的音源好似更简单方便,可是容易失去收录音频的特征,未必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于是,曾凡暂停了录音,开始从头研究麦克风,耳机,功放音响的工作原理,设计制造流程,电路设计思路等等知识。

    留声机发明到现在不过一百二十多年,录音放音设备已经演化了不知道多少代,但是声音从模拟信号转换到数字信号才不过十几年内的事,转换成数字信号才可以方便的在计算机上面编辑压缩,美化修声进行各种处理。

    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人的耳蜗接收到声音,转换成生物电信号发送到大脑听觉中枢也要经历类似的过程。

    只是人体有更加巧妙的设计,通过两侧耳朵位置,耳廓形状,耳道回声,耳蜗厚薄分区,神经纤维束内外分布,将接收到的声音进行了一系列的降噪分频处理,没有现代设备数模转换这么简单粗暴,而是>>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陆地键仙穿进神豪文,美飒姐靠直播成女神首长红人:权力巅峰从御医开始被骗缅北,真实遭遇诡秘:我娶了神秘女王师尊求你了,徒儿你快下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