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
原子外层的电子很容易吸收外部的能量发生能级跃迁,摆脱原子核库伦场的束缚,无数的原子聚集在一起,互相影响作用,就形成了自然界的各种复杂物质。
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决定原子的性质,也就是原子到底属于哪种元素,同种元素中子的数量决定该元素的属于哪种同位素。
真正决定原子外在特性的则是外层电子的表现,外层电子容易发生能级跃迁,与周围的其他原子发生反应,该类原子的稳定性就会很差。
想要进行空间传送,就需要对物体的原子层面进行更精准的调控,想要调控别的物质,不仅自身结构要变得更稳固,还得有广泛影响其他物质的能力。
无论是碳元素,还是硅元素,都算不上稳定性强的原子,纳米管的形式让他们可以达到结构稳定,在当前的世界稳定性表现也不错,自身进行空间传送也太大没问题,可是想要携带更多物质一起传送,就有了很大局限性,两种元素对其他复杂物质的影响力不足。
想要传送结构复杂、还是多种元素混合的物体,能量消耗不是最大的难点,带动不同种类的原子频率协调变化,从而达成传送的必要条件才是最主要的能力。
曾凡通过感应能力制造的能量球和防护装备有这样的传送能力,但是机器人批量制造出来的装备就不行,原先他不太清楚其中的原因。
有了对电子的深层感应后,尤其是感应到了电子尺度下面的能量海洋,曾凡通过这段时间的实验,摸出了一些规律。
通过操控单个原子外层不同电子的能级变化,他可以更精准的调控原子整体频率,总结出不同原子的频率特性,从而通过设备实现更精准的传送。
要在不损害物体原有结构的情况下,精准调控内部任意原子的振动频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同类或者同族元素的共振,这样的要求,只靠碳和硅两种原子实现起来,就有点费劲了。
元素周期表中有九十二种自然元素,可以细分为主族七种,副族五种,还有稀有气体的零族,稀有金属中的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这么多种类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更何况每一种元素都有几种到几十种同位素,想要找到一种能全面共振的元素几乎不可能。
如果每一族元素中挑选一种原子共同组成一个特殊装置,结构又太复杂,控制起来也更麻烦。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和大量实验,曾凡制造出一种特殊结构的物质,这种物质以氦、碳、氧、硅、金五种元素为基础,通过特殊设计让五种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在他的感应能力操控下,可以形成一种超稳定物质。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