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陛下,臣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待太子殿下凯旋之后,臣定会讨教明白的!”
段纶面红耳赤的发誓道,李世民失笑一声。
“这个你不需要向朕保证,也是必须要做的,毕竟从捷报上来看,这水泥和混凝土乃是守城利器,对大唐大大有利,那肯定是需要全力发展才行。”
“是!”段纶低着头退了回去,“陛下圣明!”
“不用拍马屁了,朕早就习惯了阳杰总是弄出新鲜事物,所以你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谈笑间就宽恕了段纶方才不够诚实的发言,这大度的姿态也是贞观年代文臣武将们都勇于进谏的最大原因。
“那么接下来,就是等阳杰率军归来啦……”
现在的李世民已经完全放松了下来,看着大殿外的朝阳,只觉得心情一片大好。
先前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和压力,也全都一扫而空了!
“……嗯?那是……”
只不过,李世民看着看着就好像看见了什么东西,有人在朝阳的照耀之下,从太极宫外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启禀陛下,松州又发来了第二封急报!”
冲进来的是个全身狼狈的传令兵,显然也是风尘仆仆的从松州赶来,一听闻
他的话语,全场皆惊!
“你说什么!?”
文武百官们都瞪大了眼睛,内心之中涌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这松州的第二封急报,距离李绩在早朝前收到的第一封急报才相隔了多久而已?
就算有事情,又为何不能在第一封急报里说呢?
“难道说……背后有什么隐情?”
有不少阴谋论者已经开始在心中暗暗猜测了起来,其实目前的情况也很符合阴谋论的前提,比如说在第一封战报里太子殿下的功劳简直占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