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长林一听,自然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如果当朝的储君都跟随他们一起去边境,那想必战争的传言就不攻自破了,毕竟储君的性命之宝贵,可远非那些普通工匠所能比拟的。
李氏产业一向是效率至上,在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浩浩荡荡的李氏商会的车队就一路向夏州城的方向进发了。
最前面的一辆精致的马车,正是太子李祐的座驾。
李氏商会选择离开长安时走的是南门,静悄悄的,与李祐得胜归来时满街欢腾的景象截然不同。
这完全是因为李世民下达的那个“不反对,不帮助”的命令,所以自然不会有大唐朝臣出席,就连李世民也只是在得知李祐出行之时,派遣赵内侍送来了一封密信。
信里的内容很简单,上面写着:“放手去做,万事有朕!”
李祐看的洒然一笑,在感动之余,随后就将密信收好了。
公输长林正坐在李祐的马车中,拿着李祐画的一幅未来建立在薛延陀和夏州边界的工厂图,正在不住的认真研究,
还不时的询问几个问题。
“殿下,您说要招收薛延陀的人进入咱们的工厂里做工,我虽然不反对,可是咱们在住房的条件上还是应该和大唐的工匠分开的,毕竟汉夷有别,不应该让他们住在同一屋檐下!”
公输长林指着几栋密集的挨在一起的宿舍楼,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长林,孤且问你,孤要在薛延陀和夏州交界的地方开设流水工厂是为了什么?”李祐懒懒的问道。
公输长林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嗯……回殿下,草民觉得您是要压榨薛延陀部的劳动力?”
“毕竟咱们给大唐的工匠薪酬很高,那是我们的同胞也无可厚非,而到了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