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后,朱小峰找来了吏部尚书,,
"老毕啊,,朕的军校里孩子们缺乏先生教育,虽然朕把今年的进士都派到了军校应急,,可还是有一些缺口,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陛下,臣在吏部看过名册,,今年各地有不少官吏致仕,,这百余名进士,在翰林院历练两三年正好可以补一些缺,,
如今陛下将这些人放在军校,,吏部这边的官吏选拔,暂时还没有问题,可过两三年以后必然也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这千千万万的官员维持着大明的基层运转,,陛下将心思用在军校上,老臣以为有点本末倒置!
陛下何不让这些人返回翰林院,可以让各地选送一些秀才进军校,,"王永光跪地说道。
朱小峰一听懵逼了,,这老毕是跟自己打擂台啊,
自己想让他再出人,没想到他竟然想把人都要回去!
"老毕,你误会了,,这些进士在翰林院深造接受考核怎么也得两三年时间,,
三年后继续有新的举人高中进士,朕不想让这些进士在翰林院继续埋头做学问了,,
他们在军校做三年先生,,三年后新的进士产生,,会来军校接替这些夫子的位置,,
这批人在军校教书育人三年,就可以直接外放各地补缺,,不会影响吏部的运转。"朱小峰说道。
毕自严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起身缓缓说道:"陛下,,各地举人都是进士的后备力量,,让他们补充到军校太过浪费,,,也耽搁他们考取功名,,
陛下何不征召两京一十三省的秀才进京,,
各地的秀才情况不一样,,没有中举人,,他们的待遇很不好,甚至有的贫寒的秀才运气不好,穷其一生也只是秀才,这些人甚至连家小都养活不了,
陛下何不开出俸银,,安排各地官府提供盘缠让这些秀才自愿入京来军校做夫子,,老臣估算,,凑二百人不成问题!"
朱小峰一听这主意太妙了!
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没有真正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养家糊口的问题,又可以解决京营军校孩童缺少夫子的情况。
"哈哈哈哈,老毕还得是你!"
"陛下,,过两日陛下就要进行春狩,,老臣的身子骨已经经不起折腾了,恳请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