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首府,那么包拯这个襄阳太守的官位的分量就十分重了,而剩下的三个郡,比起襄阳来则有些够不上。
说起黄忠,作为准上将,一直以来就是辅佐徐达掌管整支军队的,现在更是到了战场前沿江夏。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可以说他和江夏太守李琛几乎是一个量级的,只不过一人掌管内政,而另外一人掌管军事罢了。
这三线的,自然是刘琦麾下的这些主力干将们,魏延、赵大眼、武松、文聘、林冲、展昭、祖逖等,现在又加上了霍骏、李严、刘磐,以及蒯氏兄弟。
首先是武将,魏延虽然晚来,但是却凭借着一腔悍勇将其他人落在了后面,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刘琦军中除去徐达、黄忠二人之外的第三号人物。而赵大眼身为刘琦的护军将军,手里握着的几乎是刘琦军中最精锐的部队,虽然目前只有一千人的部队,但是赵大眼却拍着胸脯说,自己这一千兵马却可以当成三千人来用!
这可是和当初刘琦第一次把护卫这个职位丢给赵大眼时的态度是大相径庭,这也让刘琦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真相定律”。
而剩下的武松、文聘、林冲,甚至刘琦的护卫展昭几乎是一个平行线上的,初来乍到的祖逖虽有微功,却也只是居于末位。而霍骏、李严、刘磐等人自然不必多说,像什么长史、郡丞、也只是在郡一级的二把手位置。
整理完了自己麾下人员的清单,刘琦刚刚伸了个懒腰,却见到李严急匆匆地赶来。
“主公。”
李严来到了刘琦的桌案前,递上了自己撰写的《招贤榜》:“这就是我按照包大人先前在江夏施行的政策写出来的。”
刘琦点了点头,没有看,放在桌上,笑着示意李严坐下:“你和包希仁(包拯的字)共事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觉如何?”
李严笑了笑:“这位包大人真是不负主公所托,他自到任那天起,整饬吏治,到今天虽然天数不长,但是居然已经有所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