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 第1386章 菲奖修改规则!

第1386章 菲奖修改规则!

样来来回回信件商量获奖人选。”

    “当时数学界公认安德烈·韦伊的成就最大,菲奖奖章就该颁给韦伊,波尔自己也很清楚,但波尔有私心,他想让施瓦茨拿奖。”

    “为了确保施瓦茨拿奖,波尔开始运作,他先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莫尔斯结盟,恰好莫尔斯想帮他的挪威同事阿特勒·塞尔伯格捞好处,于是俩人利益一致,开始在信件里说服其他委员会成员。”

    “波尔提出,菲奖年龄卡在42岁是个说得通的上限,没做过多解释。”

    “其实为什么定42岁?因为当时韦伊马上要43岁了,只要能用年龄把韦伊给卡掉,那么波尔喜欢的施瓦茨就能轻松拿奖!”

    “也有一些正直的评委,认为不给韦伊颁奖太荒谬,毕竟韦伊的学术成就摆在那里。但波尔大权在握,直接终止了讨论,最后成功卡掉韦伊,让施瓦茨在1950拿到了菲奖。”

    “同时,和波尔结盟的莫尔斯,也成功为自己的挪威同事阿特勒·塞尔伯格捞到了1950年的菲尔兹奖。这一对运作奖项的小联盟大获全胜!”

    “到了1958年,这种龌龊的事情再次重演,苏黎世联邦理工的海因茨·霍普夫担任委员会的领头人,把大名鼎鼎的纳什给挤掉了,很多年后纳什公开问自己为什么没拿奖?菲奖委员会给的答复是,他们认为纳什够有名了,所以颁给了不那么有名的另外两位候选人。”

    “直到1966年,菲奖混乱的评选标准才终于被严格规定下来,乔治·德拉姆把标准定在40岁,此后一直沿用到现在。”

    德维特顿了顿,抬头扫视全场,继续往下说:

    “讲完菲奖评定的历程,大家可以听出来,早期充满各种派系斗争,很多评委拿着权力,肆无忌惮地去选自己想选的人,在具体实施的很多方面,完全背离了菲尔兹先生的本意。”

    “看似光鲜亮丽的数学界顶级奖项,是在这种跌跌撞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40岁年龄标准,这一标准本身就是可疑和不合理的,更是远远落后于时代变化。”

    “菲尔兹临终前留了一份备忘录,《为杰出数学成就设置国际奖项》,里面并没有年龄规定,只是说嘉奖已完成的研究,并激励未来取得更多成就,>>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被读心后,我的马甲全掉了我的电子老婆,怎么成末日女王了?都市龙医系统赋我长生,我熬死了所有人你养绿茶我养男大,谁先低头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