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堆上炙烤的角色。
接着,又一件麻烦事来了。
户部奏报,上半年国库的收支严重失衡,入750万贯,出1100万贯,其中单是内库支出就占了一半儿。李飞也明白,其中大部分的花销都是因为玄宗在位日久,又独宠杨氏族人,导致他们奢靡攀比之风盛行,特别是杨贵妃的几个姐妹,更是挥霍无度,连出门所用车马都用金箔玉石装饰,一顿酒宴的花费能抵得上长安普通人家一年的支出。
此外,还有一千多万贯延缓兑付的国债在那压着,在财政形势如此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内库的支出不减反增,这就让李非更加头疼。
这事儿没人敢提,李非也实在不想触这个霉头,又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下去,这就让李非的焦虑又多了几分。
解铃还须系铃人,李非想到了杨国忠。
++++++++++++++++++++++++++++++
下辈子
面对李非的困局,李飞也能感同身受,他虽然身在局中,但又在局外,安禄山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明明知道结果,却又没办法给出合适的建议。
魏坚更新的速度飞快,以每天六千到一万字的速度不断增加着内容。李飞每天看他的更新,才觉得魏坚写的这些才真的像是日记,事无巨细,什么都写。
此时已经写到了李非进入礼部,在李林甫手下做了礼部郎中。而那时的韦坚,已经进了门下省,任左散骑常侍三期,从三品,仅次于门下省侍中。
李飞发现了一个细节,魏坚在书中写到,韦坚在进入门下省之前,也曾在礼部任职,只不过呆了半个月时间,此时,正逢冬至祭祀大典,韦坚曾经私自调换过一枚祭祀用的玉璧。
这个细节只是一笔代过,既没有交待前因,也没有后果,像是流水账其中的一环,做了就做了,动机不明,更不知道是来自魏坚的授意还是韦坚的个人行为。
李飞明白,像这种祭祀,在唐王朝的规格极高,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的,玉璧的规制错了,很有可能导致一批官员受到责罚,严重甚至可能会被要了命。那韦坚做这件事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