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
李非不知道韦坚的这丝慌乱是来自于他动摇的信心还是计策的失效。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做的这个决定应该不是他本来预测的模样。
李非也很慌,睢阳是江淮重镇,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等于拱手让出了大唐九成的税赋。无奈河南道以及周边各道也确实调集不了太多的兵力,朝廷也是鞭长莫及。尽管神明说依靠张巡和许远二人守了九个月,但十几万精兵强将对阵不到一万人,确实有些让人寝食难安。
官员的调令已经快马发出,一切终将不可挽回,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结局,李飞心中丝毫没底。
这天朝议结束,李非单独求见肃宗。在觐见之前,李辅国将李非拉到一旁悄声问道:
“右相,我查了这么些日子,并没有什么异常,太上皇那里连只鸟都飞不进去,不知右相还能否指点一二?”
看得出来,李辅国对此事极为上心。
“那花萼相辉楼有无相关人员进出?”
“绝对没有。”
“车马呢?”
“自上次圣上去见太上皇之后,准许高将军提一些日常的要求,大抵都是些应用之物,贵妃娘娘此前要过家乡的烹煮之物,这些我都亲自查过,没什么问题。”
“家乡?”
“贵妃娘娘早年曾长居蜀州,就是从那里调拨的两车东西。”
“那你去查查,看贵妃娘娘到底有没有用这些东西,用了多少,这些东西是何人收集。”
“都查过了,没什么问题。”
“那你就派内侍省的亲信,隐去身份去蜀州一趟,就说贵妃娘娘还需这些东西,再去搜集一遍,看有没有异常。”
李辅国一听,冲李非伸了一个大拇指,转头引李非觐见。
肃宗见李非进来,连忙赐坐,然后问道:
“右相单独求见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无他,为陈大将军一事而来。臣觉得,一直将其属下拦在城外有些不妥。”
“他写的呈文说,他带领三万禁军和潼关守军与郭子仪一起北上迂回,历经战事伤亡惨重。碰上的多是些胡人骑兵,前后共斩杀万余人,似是有所交代。郭子仪的呈文则不然,说一路因为兵将饱受饥寒之苦,战力微弱,多为败局,所以死伤惨重。朕想问你,你觉得谁说得对?”
“都对!禁军和潼关守军苦守九个多月,早已经粮绝,后来以屠战马为继,一个个饿的骨瘦如柴,战力自然下滑严重。逃离洛阳之后,据高仙芝所述,他们所遇敌军应皆为小股,三千到五千不等,先期凭借人数优势尚可一战,但随着减员越来越多,自然不敌。只不过两人所述侧重不同而已。”
肃宗听罢,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若是如此,怕是朕怠慢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