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
就如李非预料的那样,肃宗的心中被扎了一根刺。
他清楚的记得当初高力士给他交待的那些话,让他重用韦坚,用来制衡李非,因为韦坚实际上也有通神之能。肃宗对此深信不疑,关于李非和韦坚争论,他明显能从韦坚口中听出他有刻意回避的意味。
作为臣子,如果对皇上有什么隐瞒的话,那一定另有所图,说严重点,是为不忠。
这时候再回想李非这几日在朝堂之上的种种,反而处处是对自己的维护,哪怕得罪朝中一众官员也在所不惜,宁愿成为孤臣。并且以李非历来的行事风格,从不结党,除了陈玄礼和李泌,几乎没有相熟之人,这样的人还需要什么制衡?
思来想去,肃宗有些拿不定主意,便问李辅国道:
“李辅国,你怎么看李非和韦坚二人?”
“回陛下,李非说韦坚通神,奴婢听起来好像有些荒唐。”
“那如果是真的呢?”
“自韦坚为官以来,除了有些政绩,别的倒也没什么出众之举。我记得当初韦坚也是由李非提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非对韦坚拉拢不成,所以......”
李辅国这么说好像也有些道理,肃宗心情越发的烦乱。
“那如果朕恢复李非的相位,你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在我看来,想要震慑百官也只能靠他,如今长安风波初定,人心未稳,还是尽早为好。”
肃宗听罢点了点头。
次日,一封诏书直接送到了李非府中,肃宗要对李非再行拜相之礼,官复原职,敕封太原郡公。
前后只有四天,连李非都觉得诧异。更诧异的是长安城中的那些官员。本想通过这次弹劾来压制李非,没想到肃宗这么快就杀了一个回马枪,并且加封郡公。这更是明确的告诉所有人,李非的地位已不可撼动,诸君好自为之。
长安仿佛瞬间恢复到了此前的宁静,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惊心动魄的四天时间,转眼已经成了追忆。
李非的推估没有错,为七千禁军打开城门的确实是京城巡检使杨灿,看事态发展不对,已经自缢于家中。全府上下六十多口人全部被充军为奴,接着,所有与之有所牵连的杨氏族人皆被罢官削职,因为都是杨氏族人,私下走动也较为频繁,这也给了李非一个充足的清洗理由。一时间,清查出来的官员竟然有百人之多,从最底层的衙卫到三省内的官员,李非将他们来了个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朝中的其他官员也都清楚李非此举背后乃是肃宗在背书,所以也没人敢上书阻拦,李非的行动前所未有的顺利。七天时间,全部结案。
李非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担心这些人此前受到高力士的指使,杨国忠死了,杨贵妃也香消玉殒,在当前的乱世之下,必须在这些族人尽快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