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世界,赵匡胤看到这里,哼了一声。
“这个李陵,也就只会说说这些嘴皮子的话了。”
杨业叹了一口气。
“终究还是……唉。”
赵德芳有些疑惑地开口道:
“李广和李敢都并非良将,汉武帝似乎并没有一定要用李陵的理由吧。”
赵匡胤闻言,笑了起来。
“你错了德芳,刘彻那小子是肯定要用李陵的,因为李陵是最合适用来制衡李广利的人。”
制衡。
这是大宋整个官员制度的核心。
所以赵匡胤也是一下子就能理解刘彻的做法。
卫青一枝独秀的时候,发现一个霍去病,立刻提拔起来制衡卫青。
霍去病一死,没有其他人能制衡卫青了,就把卫青闲置起来,提拔其他将领进行试水。
卫青死后,吸取当年卫青在世的教训,直接培养赵破奴和李广利两人。
赵破奴出了意外投降了匈奴,只有李广利一个人风头最盛,怎么办?
答案当然是再培养一个李陵。
赵德芳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疑惑道:
“为什么是李陵呢?”
“也可以有其他人的吧?”
赵匡胤笑呵呵地开口道:
“因为李陵是李广的儿子,李敢的侄子,李家长孙,现任家主啊。”
李广和李敢,的确是不如卫青、霍去病。
但李广镇守边疆多年,麾下故旧无数。
李敢更是跟随霍去病封侯,同样也有诸多故旧。
两父子在朝堂之中遗留下来的人脉是非常多的。
只要李陵能取得一场胜利,刘彻就能立刻给李陵封侯。
列侯到手,再加上这些门生故旧人脉,李陵一下子就能成为足以和李广利分庭抗礼的大将。
而且李陵是侍中,经常要跟随在刘彻身边。
刘彻作为千古大帝,眼光无比毒辣,自然能看出来李陵心中憋着一口气。
所以说,李陵就是最合适的!
赵德芳听完,思考了很久才开口道:
“打仗难道不是应该看能力吗?”
“合适这个词应该是用在文官身上,用在武将身上似乎有些过于奇怪了。”
杨业闻言如逢知己,立刻开口赞同:
“太子殿下说得太对了,能打胜仗才是真正的好将军。在这一点面前,其他都是小问题。”
赵匡胤笑着点头:
“你们说的当然没错,但你们怎么能肯定,李陵就一定不能打胜仗呢?”
赵德芳道:
“他爷爷李广就没赢过啊。”
在古代,虽然也有《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流传,但孙子兵法本身是不教将军们怎么去训练军队的。
孙子兵法教的是怎么用脑子去打仗,具体士兵的排兵布阵,什么时间点需要用什么样的战术,这种细节上的东西,孙子兵法没有。
其实,有也没用。
孙武所在的时代是春秋时期,那个时候还是以青铜兵器、战车为主的战争时代。
刘彻这个时代,早就已经是铁制兵器,以骑兵为主的战争时代了。
战争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能生搬硬套几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打仗方式呢?
所以,汉朝的将军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练兵方式。
卫青的爱兵如子,霍去病的勇往直前。
那问题来了,李广的练兵方式是啥?
巧了,和卫青差不多。
但李广嘛,才能比不上卫青啊,他的练兵方式只能说是卫青的弱化版(也可能是超级弱化版)。
卫青能正面击溃匈奴大单于,李广却连匈奴左贤王都打不过,原因就在于此。
李陵作为李广的孙子,肯定也继承了李广的这种练兵方式。
那肯定就打不赢!
赵匡胤笑道:
“是,你说的没错,用李广的老一套应该是打不赢匈奴人的。”
“但你要知道,李陵毕竟不是李广。”
“而且,李陵的叔叔李敢不是跟随霍去病封狼居胥了吗?”
“假如李陵用的不是李广的练兵方式,而是李敢的练兵方式呢?”
赵德芳顿时被问住了。
是啊,李广不行,李敢行啊!
杨业皱眉道:
“臣还是觉得不行,李敢毕竟没有当过主将,只不过是一个校尉。”
校尉在汉军中,大致相当于偏将。
偏将一般也就负责某个局部战场,和需要统筹全局的主将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赵匡胤依旧没有着恼,笑道:
“但李陵可以学啊,卫青和霍去病的这么多战例放在那里,卫霍两人那么多旧部下都还活着。”
“李陵只要不是一个傻瓜,以他侍中的官职,李广李敢遗留下来的人脉,他对卫霍两人的练兵之道当然是可以掌握的。”
赵匡胤一连串的反驳,让赵德芳和杨业哑口无言。
赵匡胤心中畅快不已。
和朕讲道理?
朕就是全天下最大、最正确的道理!
赵匡胤摸着已经花白的胡须,慢悠悠地开口道:
“你们啊,就是看问题太过片面了。”
“无论是从制衡的角度,还是从可能获胜的角度来说,李陵的确都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李广利两征大宛,让汉朝和匈奴在漠北之战后持续稳定了十几年的局势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这本来是一场刘彻顾头不顾腚的巨大冒险,极有可能成为汉朝拿下西域却丢掉漠南的大败笔。】
【然而,由于年轻的乌师庐单于在出征前的突然暴毙,导致匈奴在汉朝倾国之力远征西域时却没有做出任何举动。】
【战争的结果是,原本名义上中立,实际上依旧服从匈奴号令的西域诸国,转变为名义中立,实际上开始听从汉朝号令。】
【匈奴在失去了漠南草原之后,也失去了对西域的大部分掌控。】
【两征大宛从具体物质收获的角度而言,是一笔超级赔本的买卖,不折不扣的败家子行为。】
【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说,汉朝更进一步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基本断绝了西域对匈奴的物资供养,属于战略上的巨大胜利。】
【乌师庐单于的暴毙,的确是属于汉朝和刘彻的天命。】
【然而,匈奴遭遇的打击并不仅仅于此。】
画面再度切换到了匈奴王庭。
匈奴呴犁湖单于躺在床榻上,身体僵硬,已经完全失去了呼吸。
【就在刘彻第四次封禅归来后不久,刚刚接任匈奴单于大位不过一年多的呴犁湖单于,竟然也死了。】
在呴犁湖单于的尸体面前,诸多匈奴贵族们一片沉默。
不知不觉间,所有人的视线都从死去的单于身上离开,转到附近的活人身上。
这些曾经共同效忠于呴犁湖单于的匈奴贵族们,此刻相互打量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浓浓的警惕和提防!
一场极为血腥的厮杀,就这么开始了。
终于,在诸多匈奴将士的簇拥下,呴犁湖单于的弟弟提着死敌的脑袋,骄傲地登上了属于单于的王座。
剩余的匈奴贵族们或恐惧、或兴奋、或平静地对着他行礼。
“见过大单于!”
【新的匈奴单于,且鞮侯单于诞生了。】
长安,大汉皇宫。
“这个且鞮侯单于是什么来路?”
大行站了起来,做出回答。
“回陛下,且鞮侯单于是呴犁湖单于的弟弟,在出任单于之前是匈奴的左大都尉。”
刘彻的脸颊明显抽搐了一下。
“这个左大都尉,怎么就比朕以前见过的那个左大都尉中用呢?”
之前在乌师庐单于时期,联络大汉的那个也是左大都尉!
同样都是左大都尉,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吐槽完毕之后,刘彻又露出笑容。
“呵呵,匈奴人两年内换了两个单于,这就是大汉的机会啊!”
中原王朝的权力继承制度,比起草原来说无疑是更加稳定的。
即便如此,中原王朝的皇位更替,快则一两年,慢则好几年才能形成稳定的新朝局。
匈奴的单于更替,比起中原来说是要更加惨烈的。
自从伊稚斜打破惯例,以右谷蠡王的身份抢夺了左贤王于单的单于之位后,其他的匈奴贵族们当然就有了想法。
伊稚斜能抢单于,我难道不能?
伊稚斜毕竟是造反起家的,懂行。
于是他防住了,儿子乌师庐单于顺利上位。
但乌师庐暴毙后,事情自然就不一样了。
两任匈奴单于,呴犁湖单于和且鞮侯单于,都是踩着诸多政敌的尸体上位。
匈奴失去了对西域掌控的同时,自身还在不断内讧。
这不是大汉的机会是什么?
李广利闻言,立刻开口道:
“臣不才,愿为陛下领兵出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
李广利可是一心想要超越卫青、霍去病两人,成为大汉最闪亮外戚的。
要做到这一点,那漠北是肯定要走一遭。
最少也得把匈奴单于的脑袋提回来,才能实现李广利的梦想。
许多大臣也纷纷开口,主动请战。
如果说前些年第一次封禅后,大家还有一点幻想。
觉得封禅完了,刘彻也应该收手了。
但眼下都已经第四次封禅结束了,再没脑子的人也能回过神来。
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和别人不一样。
别人都是年轻的时候折腾,中年稳重,老年保守。
刘彻呢?
年轻的时候折腾,中年继续折腾,到老了还要折腾。
反正刘彻的这一辈子,折腾就完事了。
既然这样,那大家就都从了吧。
不跟着刘彻折腾,那就等着被刘彻慢慢吸血。
跟着刘彻一起折腾,还能混点军功什么的,给自己回回血。
现在也不是以前了。
以前那些列侯贵族,大臣官员们,家底是很丰厚的。
谁也舍不得拿这条性命去折腾啊。
现在嘛,大家的家底基本上都被刘彻给吸干了,就算有剩的,也就一点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于大家都是穷光蛋了。
都这种时候了,不折腾,难道真的要坐等刘彻把自家吸血到家徒四壁?
看着朝堂上一面倒的请战声,刘彻也是颇为意外。
就连当年卫青、霍去病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这种盛况!
刘彻认为,这是朕对大汉的成功改造!
大汉在朕这么多年的励精图治下,终于变成了一个全民尚武的王朝。
好,非常好啊。
刘彻笑呵呵地开口道:
“尔等的拳拳报国之心,朕自然是看到的。”
“但眼下匈奴内部情况未明,朕打算派出一名使节前往匈奴内部探探路,看看是否有机会能让匈奴的内讧更进一步地扩大。”
“等使节出使归来,再做定论。”
一般的昏君脑子都很蠢,属于那种国家都已经崩了,还茫然无知懵懵懂懂的类型。
刘彻作为千古大帝,脑子可是清醒得很。
汉朝现在是什么鸟样,他心中完全有数。
想要像当年那样搞出卫青霍去病十万骑兵出击漠北,属于纯纯的痴人说梦。
三五万骑兵,不能再多了。
这点数量也不够啊。
那就只能从匈奴内部下手,让匈奴变得越弱越好。
这样,才能确保大汉再次出击匈奴的时候,依旧能拥有足够的胜算。
刘彻目光在群臣身上转了一圈,最终锁定在某人身上。
“苏武,之前你不是出使过儿单于吗?”
“这一次,你继续负责出使匈奴,探一探这个且鞮侯单于的底细!”
苏武立刻站了起来,高声应是。
“臣遵旨!”
大秦世界中,秦始皇看到这里,微微点头。
“刘彻这小子,虽然是喜欢玩心跳的,但的确智慧上没得说。”
千古大帝,那可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称号。
扶苏有些不太赞同,开口道:
“儿臣觉得,眼下大汉最重要的应该是趁着匈奴内乱休养生息才对啊。”
“大汉都拿下了西域,只要用几年时间修养一下,恢复到全盛实力,不就能轻松碾压匈奴了?”
蒙恬点头道:
“臣觉得太子殿下的话说得很对。”
之前刘彻治下的大汉,没有河西走廊、漠南、西域,仅仅靠着文景之治的储备,就能把匈奴打得吱哇乱跳。
现在加上河西走廊、漠南、西域三个地方,大汉用个几年时间恢复国力,吊打一个只有漠北的匈奴,不是轻轻松松?
秦始皇哈哈一笑,道:
“其实朕也觉得扶苏你说的话是对的,但朕如果和刘彻易地而处,朕恐怕也会做出和刘彻同样的决定。”
“啊?”扶苏震惊了,问道:
“父皇这是为什么?”
大宋世界,赵匡胤看到这里,哼了一声。
“这个李陵,也就只会说说这些嘴皮子的话了。”
杨业叹了一口气。
“终究还是……唉。”
赵德芳有些疑惑地开口道:
“李广和李敢都并非良将,汉武帝似乎并没有一定要用李陵的理由吧。”
赵匡胤闻言,笑了起来。
“你错了德芳,刘彻那小子是肯定要用李陵的,因为李陵是最合适用来制衡李广利的人。”
制衡。
这是大宋整个官员制度的核心。
所以赵匡胤也是一下子就能理解刘彻的做法。
卫青一枝独秀的时候,发现一个霍去病,立刻提拔起来制衡卫青。
霍去病一死,没有其他人能制衡卫青了,就把卫青闲置起来,提拔其他将领进行试水。
卫青死后,吸取当年卫青在世的教训,直接培养赵破奴和李广利两人。
赵破奴出了意外投降了匈奴,只有李广利一个人风头最盛,怎么办?
答案当然是再培养一个李陵。
赵德芳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疑惑道:
“为什么是李陵呢?”
“也可以有其他人的吧?”
赵匡胤笑呵呵地开口道:
“因为李陵是李广的儿子,李敢的侄子,李家长孙,现任家主啊。”
李广和李敢,的确是不如卫青、霍去病。
但李广镇守边疆多年,麾下故旧无数。
李敢更是跟随霍去病封侯,同样也有诸多故旧。
两父子在朝堂之中遗留下来的人脉是非常多的。
只要李陵能取得一场胜利,刘彻就能立刻给李陵封侯。
列侯到手,再加上这些门生故旧人脉,李陵一下子就能成为足以和李广利分庭抗礼的大将。
而且李陵是侍中,经常要跟随在刘彻身边。
刘彻作为千古大帝,眼光无比毒辣,自然能看出来李陵心中憋着一口气。
所以说,李陵就是最合适的!
赵德芳听完,思考了很久才开口道:
“打仗难道不是应该看能力吗?”
“合适这个词应该是用在文官身上,用在武将身上似乎有些过于奇怪了。”
杨业闻言如逢知己,立刻开口赞同:
“太子殿下说得太对了,能打胜仗才是真正的好将军。在这一点面前,其他都是小问题。”
赵匡胤笑着点头:
“你们说的当然没错,但你们怎么能肯定,李陵就一定不能打胜仗呢?”
赵德芳道:
“他爷爷李广就没赢过啊。”
在古代,虽然也有《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流传,但孙子兵法本身是不教将军们怎么去训练军队的。
孙子兵法教的是怎么用脑子去打仗,具体士兵的排兵布阵,什么时间点需要用什么样的战术,这种细节上的东西,孙子兵法没有。
其实,有也没用。
孙武所在的时代是春秋时期,那个时候还是以青铜兵器、战车为主的战争时代。
刘彻这个时代,早就已经是铁制兵器,以骑兵为主的战争时代了。
战争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能生搬硬套几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打仗方式呢?
所以,汉朝的将军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练兵方式。
卫青的爱兵如子,霍去病的勇往直前。
那问题来了,李广的练兵方式是啥?
巧了,和卫青差不多。
但李广嘛,才能比不上卫青啊,他的练兵方式只能说是卫青的弱化版(也可能是超级弱化版)。
卫青能正面击溃匈奴大单于,李广却连匈奴左贤王都打不过,原因就在于此。
李陵作为李广的孙子,肯定也继承了李广的这种练兵方式。
那肯定就打不赢!
赵匡胤笑道:
“是,你说的没错,用李广的老一套应该是打不赢匈奴人的。”
“但你要知道,李陵毕竟不是李广。”
“而且,李陵的叔叔李敢不是跟随霍去病封狼居胥了吗?”
“假如李陵用的不是李广的练兵方式,而是李敢的练兵方式呢?”
赵德芳顿时被问住了。
是啊,李广不行,李敢行啊!
杨业皱眉道:
“臣还是觉得不行,李敢毕竟没有当过主将,只不过是一个校尉。”
校尉在汉军中,大致相当于偏将。
偏将一般也就负责某个局部战场,和需要统筹全局的主将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赵匡胤依旧没有着恼,笑道:
“但李陵可以学啊,卫青和霍去病的这么多战例放在那里,卫霍两人那么多旧部下都还活着。”
“李陵只要不是一个傻瓜,以他侍中的官职,李广李敢遗留下来的人脉,他对卫霍两人的练兵之道当然是可以掌握的。”
赵匡胤一连串的反驳,让赵德芳和杨业哑口无言。
赵匡胤心中畅快不已。
和朕讲道理?
朕就是全天下最大、最正确的道理!
赵匡胤摸着已经花白的胡须,慢悠悠地开口道:
“你们啊,就是看问题太过片面了。”
“无论是从制衡的角度,还是从可能获胜的角度来说,李陵的确都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李广利两征大宛,让汉朝和匈奴在漠北之战后持续稳定了十几年的局势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这本来是一场刘彻顾头不顾腚的巨大冒险,极有可能成为汉朝拿下西域却丢掉漠南的大败笔。】
【然而,由于年轻的乌师庐单于在出征前的突然暴毙,导致匈奴在汉朝倾国之力远征西域时却没有做出任何举动。】
【战争的结果是,原本名义上中立,实际上依旧服从匈奴号令的西域诸国,转变为名义中立,实际上开始听从汉朝号令。】
【匈奴在失去了漠南草原之后,也失去了对西域的大部分掌控。】
【两征大宛从具体物质收获的角度而言,是一笔超级赔本的买卖,不折不扣的败家子行为。】
【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说,汉朝更进一步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基本断绝了西域对匈奴的物资供养,属于战略上的巨大胜利。】
【乌师庐单于的暴毙,的确是属于汉朝和刘彻的天命。】
【然而,匈奴遭遇的打击并不仅仅于此。】
画面再度切换到了匈奴王庭。
匈奴呴犁湖单于躺在床榻上,身体僵硬,已经完全失去了呼吸。
【就在刘彻第四次封禅归来后不久,刚刚接任匈奴单于大位不过一年多的呴犁湖单于,竟然也死了。】
在呴犁湖单于的尸体面前,诸多匈奴贵族们一片沉默。
不知不觉间,所有人的视线都从死去的单于身上离开,转到附近的活人身上。
这些曾经共同效忠于呴犁湖单于的匈奴贵族们,此刻相互打量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浓浓的警惕和提防!
一场极为血腥的厮杀,就这么开始了。
终于,在诸多匈奴将士的簇拥下,呴犁湖单于的弟弟提着死敌的脑袋,骄傲地登上了属于单于的王座。
剩余的匈奴贵族们或恐惧、或兴奋、或平静地对着他行礼。
“见过大单于!”
【新的匈奴单于,且鞮侯单于诞生了。】
长安,大汉皇宫。
“这个且鞮侯单于是什么来路?”
大行站了起来,做出回答。
“回陛下,且鞮侯单于是呴犁湖单于的弟弟,在出任单于之前是匈奴的左大都尉。”
刘彻的脸颊明显抽搐了一下。
“这个左大都尉,怎么就比朕以前见过的那个左大都尉中用呢?”
之前在乌师庐单于时期,联络大汉的那个也是左大都尉!
同样都是左大都尉,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吐槽完毕之后,刘彻又露出笑容。
“呵呵,匈奴人两年内换了两个单于,这就是大汉的机会啊!”
中原王朝的权力继承制度,比起草原来说无疑是更加稳定的。
即便如此,中原王朝的皇位更替,快则一两年,慢则好几年才能形成稳定的新朝局。
匈奴的单于更替,比起中原来说是要更加惨烈的。
自从伊稚斜打破惯例,以右谷蠡王的身份抢夺了左贤王于单的单于之位后,其他的匈奴贵族们当然就有了想法。
伊稚斜能抢单于,我难道不能?
伊稚斜毕竟是造反起家的,懂行。
于是他防住了,儿子乌师庐单于顺利上位。
但乌师庐暴毙后,事情自然就不一样了。
两任匈奴单于,呴犁湖单于和且鞮侯单于,都是踩着诸多政敌的尸体上位。
匈奴失去了对西域掌控的同时,自身还在不断内讧。
这不是大汉的机会是什么?
李广利闻言,立刻开口道:
“臣不才,愿为陛下领兵出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
李广利可是一心想要超越卫青、霍去病两人,成为大汉最闪亮外戚的。
要做到这一点,那漠北是肯定要走一遭。
最少也得把匈奴单于的脑袋提回来,才能实现李广利的梦想。
许多大臣也纷纷开口,主动请战。
如果说前些年第一次封禅后,大家还有一点幻想。
觉得封禅完了,刘彻也应该收手了。
但眼下都已经第四次封禅结束了,再没脑子的人也能回过神来。
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和别人不一样。
别人都是年轻的时候折腾,中年稳重,老年保守。
刘彻呢?
年轻的时候折腾,中年继续折腾,到老了还要折腾。
反正刘彻的这一辈子,折腾就完事了。
既然这样,那大家就都从了吧。
不跟着刘彻折腾,那就等着被刘彻慢慢吸血。
跟着刘彻一起折腾,还能混点军功什么的,给自己回回血。
现在也不是以前了。
以前那些列侯贵族,大臣官员们,家底是很丰厚的。
谁也舍不得拿这条性命去折腾啊。
现在嘛,大家的家底基本上都被刘彻给吸干了,就算有剩的,也就一点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于大家都是穷光蛋了。
都这种时候了,不折腾,难道真的要坐等刘彻把自家吸血到家徒四壁?
看着朝堂上一面倒的请战声,刘彻也是颇为意外。
就连当年卫青、霍去病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这种盛况!
刘彻认为,这是朕对大汉的成功改造!
大汉在朕这么多年的励精图治下,终于变成了一个全民尚武的王朝。
好,非常好啊。
刘彻笑呵呵地开口道:
“尔等的拳拳报国之心,朕自然是看到的。”
“但眼下匈奴内部情况未明,朕打算派出一名使节前往匈奴内部探探路,看看是否有机会能让匈奴的内讧更进一步地扩大。”
“等使节出使归来,再做定论。”
一般的昏君脑子都很蠢,属于那种国家都已经崩了,还茫然无知懵懵懂懂的类型。
刘彻作为千古大帝,脑子可是清醒得很。
汉朝现在是什么鸟样,他心中完全有数。
想要像当年那样搞出卫青霍去病十万骑兵出击漠北,属于纯纯的痴人说梦。
三五万骑兵,不能再多了。
这点数量也不够啊。
那就只能从匈奴内部下手,让匈奴变得越弱越好。
这样,才能确保大汉再次出击匈奴的时候,依旧能拥有足够的胜算。
刘彻目光在群臣身上转了一圈,最终锁定在某人身上。
“苏武,之前你不是出使过儿单于吗?”
“这一次,你继续负责出使匈奴,探一探这个且鞮侯单于的底细!”
苏武立刻站了起来,高声应是。
“臣遵旨!”
大秦世界中,秦始皇看到这里,微微点头。
“刘彻这小子,虽然是喜欢玩心跳的,但的确智慧上没得说。”
千古大帝,那可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称号。
扶苏有些不太赞同,开口道:
“儿臣觉得,眼下大汉最重要的应该是趁着匈奴内乱休养生息才对啊。”
“大汉都拿下了西域,只要用几年时间修养一下,恢复到全盛实力,不就能轻松碾压匈奴了?”
蒙恬点头道:
“臣觉得太子殿下的话说得很对。”
之前刘彻治下的大汉,没有河西走廊、漠南、西域,仅仅靠着文景之治的储备,就能把匈奴打得吱哇乱跳。
现在加上河西走廊、漠南、西域三个地方,大汉用个几年时间恢复国力,吊打一个只有漠北的匈奴,不是轻轻松松?
秦始皇哈哈一笑,道:
“其实朕也觉得扶苏你说的话是对的,但朕如果和刘彻易地而处,朕恐怕也会做出和刘彻同样的决定。”
“啊?”扶苏震惊了,问道:
“父皇这是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