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军镇(下)

第一百九十二章 军镇(下)

    所谓军镇,其实是一种管军又管民的机构,一般设于边地。

    战争频繁时期,无论是边地还是内陆要冲,如果驻军的话,一般会给守将平时难以得到的权力:军政一把抓。

    军政一把抓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扯皮内耗,以更快的速度响应战争,毕竟战场局势千变万化,一旦反应迟缓,轻则错失战机,重则军破身死。

    坏处也很明显,军镇会被经营成独立王国。

    原本的匈奴五部,其实就是超大号军镇。五部各有驻地,各有官长,且是世袭。

    和平时在平原种地,于山上放牧,战争时出兵打仗——不一定有工资。

    后汉朝廷正规军力很少。因此,比起前汉,他们更多地倚赖附庸胡人部落打仗,经常无偿征发或出钱雇佣,南匈奴是雇佣次数最多的,其次是乌桓。

    邵勋设立军镇的目的则更深一层,他想把乞活军及投奔而来的胡人部落纳入体制。

    乞活军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自司马腾带他们来冀州后,就快速扎根,吸纳并、幽、冀三州流民百姓乃至部落逃人,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集合体。

    他们现在基本和并州关系不大了,而是冀州本地势力,比较抱团,相对排外。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对这些人编户齐民,但现在做不到,可能会逼反他们,那么就给他们一个附庸势力的名分:军镇。

    胡人部落同理。

    自后汉迁匈奴入境以来,从来没进行过彻底的编户齐民,最多清查过户口,了解一下他们有多少人丁。

    所谓编户齐民,是要在当地设立各级官府,让普通牧人听从官府的命令,而不是部落头人的命令,这是最核心的部分。

    真正编户齐民了,那就是官府可以直接调用的力量。

    李唐攻灭高句丽后,迁移了大量百姓至淮南定居,编户齐民,后来慢慢都融入了唐人之中,再没造过反。

    他们在西北抓捕、收编吐蕃杂胡,然后流放至吴越,基本是同样的手段,效果也很好。

    但迁徙到淮西、南阳的突厥人就不行了,没有进行编户齐民,他们仍然是部落头人体制,甚至连生活方式都不改,放牧、打猎,偶尔种点地也是“游耕”,而不是“定耕”。

    这种就是刺头了,时间久了,当地汉人也浸染胡风,骑马打猎、劫道杀人、造反割据如家常便饭,最后诞生了鼎鼎大名的“蔡贼”——平时种地,闲时抢劫,最远的从南阳跑去江西、湖南抢劫,抢完再回家种地。

    军镇算是“半”编户齐民,因为完全的编户齐民不现实,很可能让他们转投匈奴,变成敌人进攻自己的力量。

    现在要做的是统战,即尽可能团结更多的人,抵御匈奴进攻。

    冀州的杂胡部落、乞活军等组织,投过来一支,匈奴就少一分力量,一进一出,差别其实很大的。

    军镇长官允许世袭或内部推举,朝廷只审核,给予委任状。

    军镇官民>>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无限:反派的洗白之路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不败战神宠妾灭妻?虐渣高嫁我被权宠天下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幻墨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