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元年1月22日)
在我终于离开鲸鱼背,我仰望着的不再是蓝色的天空而是白色的屋顶时,我深深地吸了口气。
我提问了:下一位是谁?
有人在我面前举起手来。就在我面前。
我的问话显然是多余的。
我认得她。我当然是认得她的。
她叫汪若雪。
我对她的最后的记忆都是模糊的。那只是她靠着A座的椅背和舷窗之间的夹角沉睡的样子。连那也是模糊的。出于焦距的原因。也就是说,我的眼睛的焦距定在了近处,她虽不那么远,但比近处还是远了些。
近处是海浪的后脑勺。坐在我和若雪之间的b座上的海浪拿后脑勺对着我,他的脑袋的前部也就是额头抵着前排座椅的后背。他拿后脑勺对着我,也就是说他的脸是对着睡着了的若雪的。
我想,海浪可能正睁着眼睛看着若雪,也许他也睡着了,是看着看着睡着的。那样的话,他的梦里一定是有若雪的。
我站起来离开这排座位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看到海浪的后脑勺和若雪的前额。不可能意识到的。
现在想来,其实海浪是很适合若雪的。无论是年龄,性格,还是相貌。那么不遗余力不管不顾上天入地追一个女孩子的男生,我见过的这个海浪得排第一。假如有追女孩大赛的话,他排第二没人能排第一。至少在努力的程度上。
可是有的人或者说许多人跟我相反,偏偏把焦距对在远处,对着几乎要消失随时会消失的地平线,而对最近的也许是最合适的人物事则视而不见。
她对海浪视而不见,却仍然不遗余力地追着我。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追一个只是看上去象个好人的大叔。是的,我是一个有妻有小对妻小一心一意不能心分两头不允许自己这么做的大叔。可她,直到飞机上,直到她睡着后的时间,甚至在她睡着后的梦里(我看见她的嘴在蠕动),还在不管不顾地叫着程哥哥。
我相信那只是一种惯性。在申城的时候,在所里的时候,她形成了一种惯性。其实她或许就是想要体验那种惯性的成功。要的就是刺激。
假以时日,我相信海浪会走进她的心里。我不知道在飞机上最后的瞬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在他们被迷醉而失去意识之前,如果他们曾经四目相对,如此近距离对焦,焦距应该是联动于心的。假以时日。
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