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位音乐家唱弹棉花不同,这里甚至没有一位中文翻中文的翻译,和以往的汉化版鬼子戏剧,看起来有点不同。
主任看了一下,总觉得这事儿和林里的关系不小。二次创作的时候,一位优秀的创作者,往往会考虑原作中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情感。否则那和挂羊头卖狗肉有什么区别。改编不是胡编乱造。
剧情继续往下走,随着为了半斤地瓜烧,愣是用两发炮弹干掉了坂田联队的通讯中枢,以及联队指挥部的精准炮手被两枪阵亡后,现场观影者的气氛骤变。这个时候的人不是后世那种承平日久,已经丧失了基本思维能力的人,对战争的残酷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样悲壮的场景,也许让他们想到了藏在记忆深处自已的某位战友?某位长辈亲戚?某位把酒言欢的朋友?
“打倒~~”
那位擅长画圈圈的老人刚起复也没有多久,有些场面喊口号依旧适用。本来专心致志观影的人们,也都调动起了情绪,唰拉拉站起来一片,举着胳膊一拳一拳的往上举,仿佛要把天捅个窟窿。在情绪发泄的差不多之后,才意识到自已现在是在观影,便又纷纷坐了下去。
放映员也是个人才,你往回倒带把刚才错过的剧情补齐就可以了,还非得往后倒那么多,这不是拿捏人们的情绪呢嘛!也许他也只是觉得那一段很悲壮,想把心目中英雄的形象描绘的更加完整一些吧!
于是众人这次更加整齐的喊了几声口号,这才继续观影。
林里发誓,这次那个放映员要还敢往那个位置倒带,他一定要投诉这家伙一顿,太折磨人了。
事不过三,估计放映员也懂这个道理。时间把握的刚刚好。
可接下来还有团长的警卫员虎子呢!那位抱着炸药包炸机枪阵地的,更加悲壮。
现场的气氛沉重而热烈,主任扭头看了林里一眼。小说写的就是不错,当然了,剧组的工作人员也很尽职尽责,光开头就这么调动观众的情绪,只要维持这个水准,它一定会青史留名。也许今天的这一场观影会,也会在后世人的口中不时谈起。也许抖音里的短视频也会讲幕后的各种创作故事来获取流量吧!
辩无可辩!
这就是两集连续剧时长的毛片放到一半后,众人心中的所思所想。有时候的辩论是为了在某一个方向达成一致,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可有些道路,不需要辩论就足以正确无误。这让兜里带了一个小水壶准备补充水分开喷的主任很失落,下次再聚集这么多人,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憋了一肚子的脏话没喷出去,一点都不爽啊!
想到后世第一版的《亮剑》因为投资小的缘故,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在林里看来,那恰恰贴近了现实。毕竟抗日这种事情,不能骑摩托用加特林来干啊!那么多枪管,最起码得武装一个连才行。
而这一版的提前了二十多年,都不需要特意去找地方取景,完全的原生态实景拍摄,几乎不用担心拍着拍着就有电塔入镜,真实的环境,拍摄出来的效果更是出奇的好。尤其是没有后世字幕那种严重影响观影体验的东西,演员的专业功底更是深不可测。毕竟又不是看老师的教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