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时间上却有些不太来得及。
一是后勤问题,辽东战事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这边的本土粮食供给几近瘫痪,而北边各省连年受灾,天灾人祸不停,导致产量也是骤减,连他们自己的吃不饱又哪里有那么多的粮食上贡,所以大多数的粮食都需要从南边运来。
而一路北上,道路不便,运输的损耗非常的大,兵分三路之时周建安和洪承畴等人商议过,是否干脆一次性的将满清赶出盛京去。
可是一番分析下来连洪承畴都觉得暂时不是时候。
大明积弱已久,如今能有如此效果其实更多的是沾了威武军的光,开始几仗还行,要是纵深过长了,那就不太好说了。
其二便是兵士的问题。
除去辽东本土兵士,其余大多都是新兵。
其中京营兵是新兵,威武军大多也是新兵,就连大同和宣府,保定等地的兵士都是最近一两年招募的新兵。
人数虽然众多,可是好多人并没有什么战斗的经验。
战线过长,指挥不便,反观建奴机动灵活性十分的强,就这一点到时候就会出大事。
另外还有最后一点尤其重要,那就是周建安发现这一次的清军建奴兵士虽然人数很多,可是质量绝对不行,这些绝对不是最精锐的建奴鞑子。
也就是说,最精锐的军队很有可能在多尔衮的手里。
到目前为止,他们可没有丝毫的损伤,要是战线拉的太长,多尔衮突然从后方冲杀而来,到时候又该如何应对?
所以当时周建安的意见便是走一步看一步,万一建奴不给力,一退再退,攻打沈阳也不是不可以。
可要是皇太极收缩及时,明军没有多少可趁之机,那就趁着这个机会尽可能的多收复一些失地,如此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
周建安刚刚走进西宁堡,都还没走进堡内守备衙门,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吆喝之声,循声看去,只见邓仙芝带着一队人马正朝着自己这把而来,而在他马旁,此时的孙得功头发散乱,浑身脏乱不满血迹正踉踉跄跄的跟随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