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典型案例,灵帝大肆搜刮钱财,他看上的近臣们找着他学那不是太正常了吗!
“看来三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那咱们继续往下说,这昏君如此,明君实际上也是一样,一如孝武皇帝当年,他的确是我大汉朝四百年来难得的明君,不过本质上也是凌驾于律法之上,这对国家来说短期内看来是件好事,但从长远来看,这实际上也是在用其个人的强权无视了律法,以至于使后来者见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而看看我汉家这四百年的历史,也正是自孝武皇帝之后,权臣才开始多了起来,霍光、王凤、王莽、窦宪、梁冀、何进、董卓以及现在的曹操,这些都是将天子握于掌中当成玩物的权臣,也都是自孝武皇帝之后才出现的。”
司马孚虽然有些不甘,但事实摆在面前,他也实在难以反驳,只是点了点头,道。
“确是如此,可这不正代表着我儒家之言的先见之明吗?若是这些人都能接受教化,以其中很多人的才智何尝不能是下一个霍光而成了王莽与董卓?”
“呵呵……说教若是有用,要律法何用?”
司马懿冷笑出声,想了想,道。
“一如昭儿之事,我等兄弟平日里说教的次数少了吗?结果如何?还不是闯下了大祸,甚至累及我司马一门险些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那毕竟是因为昭儿年轻气盛……”
司马孚还想据理力争一下,结果司马懿怒骂道。
“迂腐!短视!恰恰是因为儒学才造成了大汉如今的局面!”
“这……又从何说起?”
“我且问你,当年高祖定下的治国之本是为何物?”
司马孚闻言有些不悦道。
“无为而治是为高祖治国之大本,此事兄长何必多言,自孝武皇帝之后不是已经被取缔了吗?”
司马懿直愣愣的看了司马孚半晌,才叹息道。
“是啊,孝武皇帝是否定了无为而治的大本,不过此事一方面是发现了道学的弊端,而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他的中央集权与匈奴人全面开战呐!”
说着,司马懿摇了摇头,道。
“当时的孝武皇帝年轻气盛,欲以刀剑回应匈奴,可上有窦太后,下有朝堂群臣,甚至就连外面也有一群藩王对大位虎视眈眈,而为了摆脱这些掣肘,孝武皇帝才选择了启用儒学儒生,为的是确立他作为天子的权威,而想要确立权威则必须将当时可以制约他权力的力量搬开,而儒生们的辩才正是他所急需的,至于道学,在辩才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