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这次再考不中秀才,他娘可说了,要让他去乡下安心读书。
等到周安安收到张田田的信,夏天已经快过去了。
各个县城的学子都启程往府城赶,一年一度的科举又要开始了。
“你说,我要不要过去呢?刘勇要考试,还有,上次帽山县的案子,好像上边来奖赏了。大儿媳妇的意思是,如果我不去,那就还是大儿子去。”
夫妻二人饭后坐在书房里看书,刘良放下手头的书,想了想,说道:“还是不去了,如果是圣旨,早就来新河县了,那应该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金银珠宝,让刘忠去就行了。还有,刘勇能不能考中,也不是你在不在的原因,还得靠他自己。如果这次不中,就让他过来这边,给我们看家护院。”
刘良越说越来气,这孩子之前看着挺机灵的,怎么反而比木讷的大儿子还不会读书呢?
周安安也不想动了,点点头说道:“那好吧,我写信告诉他们,都是做爹娘的人了,理应独当一面。”
“嗯,信上也警告警告刘勇,别以为家里有点钱了,就不记得以前读书的难处,要抓紧时间,抓住机会。”
“好啦,这话你每回都说一次,这样刘勇会有很大压力的。反正我觉得,能中最好,有个功名庇佑自己,不中也是命,那就踏踏实实做事吧。”
于是,周安安在给刘勇的信上,勉励了他一番,既画了大饼,也给了后路,不至于逼到他。
哎,做人父母还挺难的。她觉得自己和刘良真是操心操肺。
二十六岁的她,居然来做人奶奶了,还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端住,要稳住,要慈祥,你不是一个未婚姑娘啊......
好不容易熬到举人太太,县丞夫人,又要操心儿子的前途,如果活得再久一点,是不是还要操心孙子的?
要命咯......
信件寄出后,周安安就不管了。
每天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其中更多的是殷切的父母送别赶考的儿子。
庙里的香火都旺盛了许多。
她闲着没事,开始着手准备布置高老太太送她的宅子。
等着年底挑个好日子,就搬进去。
正好这里一年租期要到期了。
那宅子在县城主街,靠近县衙的一条巷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