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失望,眼下确实不是合适的时机:
“臣明白,所以只是想提前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免得将来真的要开海了,什么都不懂。”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行,咱知道了,你们去吧。”
陈景恪和朱雄英二人就来到大善殿。
里面的藏书其实并不多,大约也就三五千部的样子。
大多都是各种史书、应用类书籍。
比如《战国策》、《史记》、《太平寰宇记》、《熙宁使虏图抄》,以及各种兵书等等。
诗词歌赋、传奇之类的,反倒是非常少。
在其中一个房间,陈景恪看到了那副大明混一图。
比起前年看到的版本,这一幅多了许多内容。
不过大多都是陆地部分,海洋方面的很少。
没办法,至少现在大明的重心还是在陆上,对海洋的重视程度是很低的。
找到大善殿管事,让他取来相关书籍,两人就翻阅起来。
两人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朱雄英更关注海贸、海战这一块。
陈景恪更关注造船业的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拓展海洋空间,必须要有合适的船。
至少在现在,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世界领先的。
能造出长一百五十米、宽五十米左右的大船。
并且拥有完整的造船工艺,从设计到施工,技术都非常成熟。
造船不是有技术就行,还要有材料。
造船需要的木材,是非常苛刻的,要求具备耐腐蚀、防水、稳定等特点。
这种木材基本都属于名贵木材,生长周期长。
前世网上就流传一个梗。
十八世纪,丹麦的舰队被英国给毁灭。
他们想要报仇,可是没材料造船怎么办?
只能自己种。
于是他们就种植了九万棵橡木,期待着成材后打造海军报仇雪恨。
结果一直等到二十一世纪,这批树才成材。
至于报仇的事情,早就成过眼云烟了。
虽然这个梗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也能看得出,材料是多么的重要。
而且这些树不是砍下来就能用,还要花至少两年时间阴干,然后才能用来造船。
中国突出一个地大物博,传承久远。
船木?有,种类还很多。
各种储备木料,也非常多。
历朝历代的皇室,都会储备大量木料。
主要是用来造宫殿的,但很多也能用来造船。
各大船厂储备的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