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低声音说道,“不应该问王相公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应该问咱家景哥儿又有什么奇思妙想,是吧雱哥儿?”
王雱点点头,“景哥这次的想法……的确很新奇。”
直接看信更明了,可惜信在他爹那里。
“条例司颁布青苗法距今已有半年,上奏反对青苗法的大臣越来越多,但是……”
话没说完,里间就传来俩爹吵架的声音。
王小雱:……
强颜欢笑.jpg
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爹,这样真的很尴尬。
小孩子的尴尬不叫尴尬,里面两个爹不尴尬就行。
老王和老苏都是学识渊博之辈,文化人之间的吵架不是单纯的口水仗,一旦开始引经据典就看不到结束的时候。
非常不巧,俩人这次吵的就是这么高端。
朝中民间吵嚷大半年,争来争去无非一个“利”字。
王安石主持新政之前就和官家说过不管将来要干什么首先要把财政理清,要是朝中财政一直是一团乱麻,什么富国强兵开疆拓土想都不要想。
所以制置三司条例司从开始就从主管财政的三司下手,治国先理财,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天天对着见底儿的国库能干成什么?
《周礼》中理财的篇幅占了一半,朝臣弹劾他是唯利是图的小人,怎么不说周公也是聚敛之臣?
老苏已经和他吵了大半年,万万没想到这人还能追到家里和他吵。
半年前他还试图说服老王,现在他已经懒得说那么多,“食禄者不与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韩相公前不久和这家伙在朝中辩经,俩人就《周礼》中的“泉府借贷”“国服之息”再次展开论战。
虽然他没有参与其中,但是想也知道场面能混乱到什么程度。
平时吵架是针对某个政策,和辩经的场面相比都是小儿科。
每个人对儒家经典的解读都不一样,古往今来那么多经典注疏,名家注疏尚且大相径庭,朝中官员又几乎都是进士出身,这边援引这个大家那边援引那个大家,旁观者要是不认同还能再援引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吵吧吵吧,吵成菜市场也吵不出结果。
在经典的释读上想说服对方几乎不可能,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一样,哪天有人信誓旦旦过来非要其他人都相信太阳是从西边升起来的,其他人肯定觉得他是疯子。
经典的释读就是这样。
都是《周礼》记载的泉府之官,韩相公坚持赊与民不取利,王介甫坚持周时的国服之息比青苗法的利息还高,所以青苗法合乎古法,这能吵出结果才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