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亨泰等人自然也没有意见,他们也都知道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好事。只是想要做到这些,还是需要朝廷的力量,要不然很难组织起来更多的人手、找到更多的资料。
将一些书编辑成册,总结前人流传下来的经验,持续的传播、学习和改进,这非常重要。
翟善则说道,“殿下,此次太学诸学子分赴州府,现如今还未回返。待学子们回京,再行封赏也不迟。”
任亨泰等人也都不认为这有任何问题,明朝官场上有不少直接从国子监提拔的官员。
傅有文则提出自己的想法,“翟侍郎,此次太学学子兴修水利,各司衙门也遣员随行,一应考评也都送了回来。我以为待诸多学子皆回返再封赏是不差,只是若是在他们回京之日就得到朝廷封赏,肯定更是感激朝廷。”
有些时候朱允熥也很想吐槽,因为现在也流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朱允熥则继续说道,“再令翰林院那边也帮帮忙,找找古籍、前人的书册,若是能够编出来一本江川河流、堤坝堰塞的书籍,这也是造福于民。”
任亨泰顿时眼前一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太孙这是要考虑从这一次去领导兴修水利的学子当中选拔一些官员了。
朱允熥就说道,“召吏部左右侍郎过来。”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不管这些国子监的学子们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他们确实做了些好事情。
这也是应该做的,既然这些学子们表现出色,那么该赏的时候肯定要赏。
朱允熥也不急着表态,因为这些事情不算是特别重要。
这两位侍郎意见也不一致了,一个是想着要立刻封赏,一个是打算等到学子们回来了再集体封赏,这好像也都是没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只要明确了会封赏就行,以及封赏的待遇和级别等等,这些事情实际上也都是要定好。
任亨泰稍微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殿下英明!”
朱允熥在这件事情上做了不少努力,武苑那边现在在研究一些军械打造的技术,龙江造船厂也有熟悉的船匠,这一次还让兴修水利的国子监学子们交流心得。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