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再次去了紫金山,为人子女的该有的孝顺还是要有。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节点,他要是什么都不做的话,那才是让人诟病了。
看到朱允熥还是在发呆,朱有容就劝道,“允熥,父王和母妃看到你如今这样,肯定欣慰。”
朱有龄也跟着劝道,“就是这个道理,父王悉心教导、母妃有生身之恩,不就是想着你今日出息吗?你现在如此出众,他们肯定能欣慰。”
“哪有那么多事,我就是瞎想。”朱允熥笑着回应,“行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朱允熥就是太子朱标教出来的,以前的纨绔等等只是一种掩饰等等。这些事情朱允熥也没办法说,解释实际上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误会也就误会好了,有些事情解释清楚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所以难得胡涂,这也就难得糊涂了,这也没什么坏处。
等回到皇宫,朱允熥则没有闲下来,依然还是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处置。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每天都是有着忙不完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急事或者突发情况,肯定也是要早些处理好。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不是生病比较严重,或者是遇到了一些特别重大的事情,该忙着政事就要忙着政事,没什么假期不假期的说法。
好在这一切对于朱允熥来说也都是习以为常了,自然也不会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只要自己能克服,那么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有难度的事情了。
乐在其中,这就是朱允熥对于如今的这些生活、工作状态的评价,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烦闷的。
道衍瞅准时机,开口说道,“殿下,昨日领安南使臣去了大营,也见识了我大明火器之利。”
这一下朱允熥就感兴趣了,放下毛笔问道,“怎么样?这人到底是真的有些本事,还是说徒有其表?”
“殿下,以臣之见,这人还是有些见识。”道衍就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说道,“关于火器,这人是有些想法。他观我大明神机营之火器,多是惊叹技艺,而非其他。”
这话有些拗口,但是作为聪明人的朱允熥也能够理解道衍的意思了,这也就让事情变得稍微有趣一些了,这也算是坚定了朱允熥的一些决心。
很明显黎元澄也算是长见识了,看到了在大明可以批量生产大量的火器,制造的工艺等等也是他在安南时根本无法做到的,因为生产力水平跟不上。
可是要说现在神机营的那些火器,在黎元澄看来或许也就是那么回事,还没办法让他感觉到震撼,没觉得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些发明等等。
这也正常,火器这东西虽然一直都是在发生,可是很多的东西也都是有着一定的发展规律,是有着一些痕迹可以遵循的。
宋元时期就开始有大量的火器出现了,大明打麓川的时候也使用了不少火器,这些也都是可以让安南那边的人稍微认识到火器的威力,甚至接触到。
朱允熥想了想,开口说道,“想想法子,给这人留在这里,肚子里有货就给掏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