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方言一大清早就出门。
先到沈霜家里拜年,随后按照预约好的时间顺序,挨个拜访了章光年、丁铃、汪曾其、沈丛文、艾清、王朦……
跟万芳预约的是下午两点半,方言准时地出现在万佳宝家中,话题始终在话剧上。
万佳宝在完成了《商鞅》的初稿以后,肉眼可见地心情舒畅,谈兴很浓,谈到自己年轻时如何写作。
“当时在川蜀长江边的一条小火轮上,天气闷热极了,我这个人又特别爱出汗。”
“但就是这么闷热,这么流汗,从早上到夜里,我一点儿也没有分心,我的笔一直追赶着我的思路,一句句一幕幕地写。”
“那真是我生命中最极乐的时光。”
“自从《王昭君》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写得这么酣畅淋漓,直到遇到你这部作品。”
“能被先生这么夸奖,是我的荣幸!”
方言会心一笑。
“恐怕我以后是很难再有这样的感觉,再写出这样的大东西了。”万佳宝不无感慨道。
方言劝道:“千万别这么说,您喜欢的托尔斯泰,70多岁的时候依然写出了《复活》。”
“我怎么能跟托尔斯泰比呢?”
万佳宝眼神落寞,“就像托尔斯托讲的,艺术创作过程靠的不是逻辑思维,而是狂热的冲动来完成的,要趁着有狂热的冲劲,多写几个大东西出来,这种冲劲我是越来越少,也就在创作《商鞅》的时候,短暂地复燃了一把。”
“岩子,你没听懂爸爸的意思。”
万芳半开玩笑道:“他是想你多出几部像《大秦之裂变》的作品,再聊发少年狂几回!”
“你啊你。”
万佳宝和方言互看一眼,都露出无奈的笑容,默契地转移话题,既然《商鞅》的初稿已定,除了修改打磨以外,也要开始着手选角。
“你看看这个吧。”
在万佳宝的眼神示意下,万芳把一组剧照,以及一摞照片递给了方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