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标准来给之中,完全地感受得到。
就在此时,韩跃民压低声音道:「岩子,咱们现在不住在羊城酒家了,改地方了。」
方言诧异道,「改在哪里?」
「榕园大厦。」
范汉生解释说,在报纸长篇大论地报道的时候,上头直接安排到官府的招待所。
方言笑而不语,并没有刨根问底,而是想第一时间回招待所休整。
「方老师确实该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范汉生道:「创作班的同学们听说您会来讲课,都很兴奋,问了我们不下十几次。」
「那就明天吧。」
方言笑了笑。
堂堂小将,必须给文学粤军上上强度!……
《花城》的暑期创作班,从7月开始,持续两个月。
在整个学期时长上,跟文学讲习所没法比,而且在人数规模上,也少了将近一半的人。
教室里,坐着陈国凯、孔捷生、张欣等作家,全是粤东文坛的后起之秀。
当方言出现在他们面前事,一个个又惊又喜,情绪激动。
「方老师,您那两场讲座,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没错,如果当时我能在现场就太好了。」
「能不能请您再讲讲"周秦之变"和"古今之变"?」
「………」
七嘴八舌,声音嘈杂,范汉生把手压了压,要求保持课堂安静。
方言站在讲台上,没有立刻开讲,而是从左到右,从前到
后,挨个让学生做自我介绍。
尤其是,重点介绍自己的代表作。
一个紧接着一个,大多数都是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改革、爱情、乡土等寥寥无几。
林贤治坐在教室的门口,拿着纸笔旁听,就见方言仍然没有进入主题,而是像唠家常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