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最终效果,可以根据火箭出膛速度和这道凹槽的缠距就能确定下来。”
还特么能这样?
同志们看着图上那条抽象的“导向槽”,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了。
但是想啊想啊,卧槽,好像真的能这样!首先,这个办法的确是能起到火箭弹按需要,在发射过程中就起旋的效果的。
其次,这东西对于火箭弹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和门槛,对成本影响微乎其微。
最后,这个导向槽加工有一定难度,但是好在这东西是加工在火箭炮的定向管上面,算是一锤子买卖,加工好了,剩下的工作就交给火箭弹上的导向块了,成本、加工难度总体也还能接受。
长风厂的同志看着高振东,真不知道这位同志的脑袋里面装了些啥。
你要说看起来就很高级的理论、研究、分析,他有,而且一套一套的,但是要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就荤素不忌,什么都来。
这种管子上面加个槽的搞法,要说有多高级,那真没有。
但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能!而且解决得还特别便宜。
不不不,这才是真高级!
“高总工,服了,服了啊,这办法好。”
高振东笑道:“其实要说解决火箭弹的精度问题,是有主动控制的办法的,比如惯性导航修正,但是那个太贵了,现在还不现实。”
不过不现实没关系,把种子播下去就好,适当的时候自然就会发芽。
陆装局的同志笑道:“现在的射程已经足够了,再远,我们的观察手段也不大支撑得起其运用。”
如果说60公里还勉强支撑得住的话,那更高的射程其实意义已经不大了,看不见,打得着也没什么意义。
说起射程够远的事情,高振东突然想起一个隐患来,他指了指黑板上火箭弹的后半部分:“这部分你们要注意,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足够长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弹体被高温烧穿导致掉弹的问题,特别是新推进剂的燃温比较高,设计的时候要提前考虑。”
别说高燃温的推进剂了,就连普通的推进剂,高振东前世知道,在搞122的时候也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