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钱财,所以他们非常活跃,主动出击的到匈奴人的地盘上去捡人口,用这样的方式打击匈奴人有生力量。
王忠汇报道:“镇宁堡的白鹿部,野牛部都有投靠我大汉的想法,只是他们现在担心匈奴人王庭的力量,不敢主动来投,但要是我军北伐,他们会马上投效我大汉。至于其他的部落他们想要和我们大汉做生意,不想打仗,并没有改变现状的想法。”
镇宁堡,议事厅。
要真答应了白羊王的条件,大漠的白羊部必定会快速崛起,只怕要不了几十年,白羊部就成为了大汉最大的敌人,这种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的条件,韩信自然不可能答应。
逃到大汉的匈奴人,也想办法来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灯塔,逃离了饥饿和死亡相伴的生活。
但可以用培训费的名义,匈奴人来到大汉要教他们汉话,要教他们熟悉大汉的规矩法令,这要一笔培训费很合理吧。
谁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好处,一个没有人受伤的世界便达成了。
于是每个来大汉的匈奴人欠下漠南商社上万钱,这笔钱要从牧民的俸禄当中扣除。
漠南商社不但赚了培训费,还得到了一批优质的牧民帮助自己放牧,为自己赚取丰厚的利润。
大汉朝廷对大漠的态度就是,这片土地以后必定是属于大汉的,上面生活的人也只能是汉人。只有大汉的诸侯才能在大漠分封建国,白羊王还不够资格。
但很快韩信就找到了匈奴人的破绽,那就是匈奴人的人口太少了,占据整个大漠的匈奴人,人口总数也就几百万上下,他们损失几十万人口就会元气大伤。
韩信冷笑道:“这些匈奴人打不过我们,要不然以他们的秉性,哪里会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只怕早就想带领军队杀过来了。”
但漠南商社的人也帮助韩信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奴隶制在大汉太不正确了。
韩信打仗一向讲究战事未起,情报先行,这里两年他通过大汉的商队安插了无数的探子,把大漠南北的查的明明白白,什么地方有山,什么地方有河,什么地方有戈壁有沙漠,韩信都心中有数。
他还前所未有的给大漠弄了一张极其清晰的地形图,方便以后北伐。可以说韩信对大大漠的了解超过了九成九的匈奴人。
当然花费如此大的代价,韩信也不只探查了大漠的地形,对于匈奴人的王庭,大部落首领,中小部落的首领,韩信也是极尽拉拢,根据大汉朝廷的命令,承诺他们的政治地位,想办法让匈奴的贵族大部落首领为大汉所用。
此时匈奴国上下,可以说是无人不通汉,只是每个人的价码不同而已。
冒顿对这种情况清楚明白,但也是无可奈何,想要解决汉人探子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闭关锁国,把所有汉人的商队全部赶出匈奴人的地盘。
但偏偏这是冒顿做不到的事情。大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