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没有放他走。
而后张不疑道:“这是韩国建立的林中堡,四周有一片上百里的柚木树林,这是制造海船最好的木料,每根这样的木料都可以卖上万钱,可以说这片树林就是一片会生长的黄金,二弟要不要干脆留在南中,兄长把林中堡送给你。你在以林中堡为,不断向西,向北扩张,到时候让父亲向天子求情,也分封你一个诸侯国,到时候我们两兄弟一起开发南中,一起建立诸侯国。”
张辟彊笑着摇头道:“小弟只想先游历天下,见识天下不同的文明,并没有开拓诸侯国的想法,而且张家的基业有兄长传承就足够了。”
不过张辟疆想了想还是提醒道:“兄长,现在韩国的天竺人太多了,你要小心他们反客为主。”
张不疑笑道:“二弟多虑了,天竺人只是我汉()
国的劳工,他们只是帮助我们韩国开发南中而已,而且天竺人武力虚弱不堪,如何反客为主?”
说句实在话,张辟疆都没有想到自己本想要见识天竺文明,却提前在南中见识到了。
胡亥等天竺商社的人,大肆在天竺收刮财富,加上大汉其他海商业来天竺贸易,以至于天竺人大量的金银流失,流通的货币也从金银变成丝绸和棉布,丝绸相当于金,棉布相当于银,至于天竺的铜币,因为大汉有吕宋铜,对天竺商社来说,运输铜币不划算,这才保住了天竺铜币,要不然,天竺人都要被大汉的这家海商薅秃。只能用麻布来做交易了。
天竺金银已经变得很稀缺的时候,大汉的海商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了,虽然他们也可以运送天竺本土的香料和宝石,但这些东西能占多少仓位?
要是空仓回去,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天竺是做什么?海上贸易最忌讳的就是这样的空仓贸易,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大海海商大肆在天竺运输劳工来到南洋地区。
这些天竺人懂种地,懂打铁,懂木匠活,石匠活,甚至还有高超的建造手艺,懂得多,需求少,价格低,不用担心他们的伤亡,对比现在娇贵的汉民来说,这些天竺人简直是南洋诸侯眼中的完美牛马。
于是整个南中各大诸侯国都对海商开出了购买天竺劳工的需求,因为需求量太大了,以至于把天竺劳工的价格哄抢到了3万钱一人的程度。
而大汉的海商也是喜出望外了,他们本还以为天竺找不到足够的特产,填满他们的船仓而感到苦恼,现在这天竺人不就是最好的特产,于是去年整个大汉的海商从天竺运输了近10万天竺劳工到南洋,为这些大汉的海商创造出30亿以上的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韩国本就是天竺商社的股东之一,今年天竺商社给韩国带来了一亿钱的利润和上万名天竺劳工,三千多天竺新娘,靠着这些勤劳的天竺劳工,韩国的建设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候,城池,道路,码头等各项建设也没有落下。而且因为有了大量天竺新娘,韩国男女失衡的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