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孙策的主要用意是后者。
当即,周瑜不急不缓地询问道。“兄长接下来是准备如何行事?”孙策完全没有隐瞒的意思,
“控制襄安津后,分兵一队前往控制庐江郡府衙之余,再分出其余兵力迅速将庐江郡沿江渡口也纳入控制之中,强行切断庐江世家沿着长江外逃的可能。”
周瑜瞪大着眼睛看向孙策,甚至就连脑袋都忍不住微微一歪,脑海里下意识地冒出了几个满是疑惑的符号。
啊???
尽管襄安津是庐江郡主要渡口,可庐江郡其余的沿江渡口不少于五个,这还没有算上其余即便不是渡口,但依然适合暂时停靠船只的天然渡口。
而以周瑜适才观之,孙策所领水军或称得上精锐二字,但数量绝不超过五千之数。
在既要控制庐江郡府衙等关键之处的情况下,能分出多少兵力去控制每一个渡口?
更何况庐江郡地处长江北部,南连长江,北更是接有淮水、濄水、颖水等诸多水系,一味严防死守,只会如大网捞鱼那般,必然疏漏百出。
所以,并非是孙策此计不可行,但此计也只能称得上是平庸之策,这可与周瑜对于孙策的能力判断大为不符。
‘莫不成……是在故意考究我?’
周瑜脑海里浮现出这么一个念头,这也是除了孙策是真的菜之外,一时间周瑜所能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了。
当即,周瑜微微一笑,道。“兄长既然欲考究于我,那我便献丑说上几句,还请兄长点评。”
周瑜的谦逊与客气,让孙策颇为欣赏之余,爽朗地说道。“瑜弟只管一说,便是有什么错漏之处也是无妨。”
“孙子言:水无常势,兵无常形。”
周瑜大袖一挥,这却也是他首次在外人面前指点江山,谈论计策。
这让周瑜一时情难自禁之下,大有几分英姿勃发,慷慨激昂的感觉,道。
“庐江形势亦是如此,一味堵塞必有疏漏,若想阻止一部分狗急跳墙的庐江世家外逃,当下却也是堵不如疏。”
“长江渡口放开便是了,兄长只需迅速以雷霆之势控制庐江治所舒县,以分兵两千驻守其中即可。”
“而后,兄长再率一部精锐多立旗帜,巡视庐江各处城池,以威压人,且每途径一处贴出告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