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此前也曾经多次举荐过吕夷简入中书。
可以说,这次吕夷简被提拔,虽然不是王曾直接出力,但是,却和王曾一直以来明里暗里在太后面前说好话,是脱不开关系的。
就连今天的这场奏对,也是王曾在殿外见到他时,偷偷给他透露了一些消息,才让他能够在御前从容应对。
所以,面对王曾,吕夷简自然更加礼数周到。
“不必多礼。”
见到吕夷简进来,王曾亦是起身迎接,拉着他的手一同进门,态度亲切的很。
由唐入宋,虽然科举制还没有像明清时那么完善,但是,以此为基础联系起来的关系网,却已经逐渐成形。
吕夷简是咸平三年的进士出身,当时,负责知贡举的,是翰林学士王旦,所以,他算是王旦的门生。
王旦有一同年,名为李沆,是王曾的岳父。
早年间,王旦的岳父赵昌言曾经对李沆有知遇之恩,屡次提拔栽培,使得王旦和李沆之间的交情莫逆。
后来,王旦任宰相时,曾极力举荐王曾入中书理事。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吕夷简和王曾之间,也有了极好的私交。
公房当中,二人相对而坐,王曾又命人上了茶点,这才道。
“今日之后,你我便是同在中书供事的同僚,不必如此客气,直呼其名便是。”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吕夷简却并没有半点怠慢,道。
“虽为同僚,可我毕竟初入中书,之后诸多事务,还需王公提携。”
见此状况,王曾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满意之色,道。
“中书不比他处,行事需处处小心,不过,你我乃是世交,若有需要之时,我自会尽力帮忙。”
说着话,王曾缓缓敛容,道。
“说起来,今日奏对,我的确有事想要问你。”
于是,吕夷简微微欠身,道。
“王公请问,吕某必然知无不言。”
王曾倒是也不拖沓,稍一沉吟,便问道。
“方才在宫中,太后问你,对丁谓一案是何看法,你为何要替他说情,你可知道,宫中近些日子以来,可一直都想着,要严惩丁谓啊!”
这话带着一丝担忧,听起来倒是恳切的很。
吕夷简闻言,亦是有些沉默,片刻之后,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舍人,王曾立刻会意,让舍人退了出去。
随后,吕夷简方开口道。
“王公久在中书,想来,今日奏对之前,也得到了一些消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