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196章 古代三大改革家

第196章 古代三大改革家

在编撰各朝皇帝的事迹时,就会以春秋笔法记录一些奇异之事,以便让老百姓相信他们的皇帝不是平凡人,这样更有助于统治。

不过各朝的老百姓对此事深信不疑,觉得张居正有这些神奇的传说很正常。

毕竟从一个落第秀才的家庭出生,然后一路成长为大明首辅,本身就说明了张居正的不平凡。

一个不平凡的人,出生时有这些异象太正常不过。

毕竟他们就经常从读书人那里听说,哪个大人物出生就有异象,注定此人一生都不平凡。

“张居正少年聪颖过人,五岁时入学,十岁能熟读经书,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1536年,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

“荆州知府李士翱做了一个梦,梦见上天要他把一个玉印奖给一个儿童。”

“第二天他监考,一见张居正就怦然心动,认定这就是梦中所寻之人。”

“兴奋地对张居正表示白圭不足以成为他的名字,认为张居正日后一定能成为当朝皇帝的老师。”

“而自己是因为得到上天的使命而已,于是就将张居正的原名白圭改为居正。”

“并嘱咐小张居正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

“于是将其推荐给学政田顼,张居正当场写出《南郡奇童赋》一文,获得考官等人的赞赏。”

李士翱:哈哈,本官说什么来着,本官当初就看首辅大人注定不凡,果然被本官说中了。

他当初做完梦的第二天,就看到年仅十二岁的张居正,一眼就看出对方日后必定飞黄腾达。

现在看来,果然不出他所料。

当初他看中的人一路高升,成为权倾天下的大明首辅,这种感觉当真是奇妙。

而且说起来,居正这个名字还是他给起的。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张居正长大以后可以尽忠报国,行端坐正。

田顼:张首辅当初一首《南郡奇童赋》当真是令人惊艳,也不怪张首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当时荆州知府把张首辅引荐给自己,他还不怎么相信小小年纪的张首辅有多大能耐。

直到一首《南郡奇童赋》出来,他才彻底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神童的。

这首诗赋出来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张首辅日后必定不凡。

“1538年,嘉靖十七年,张居正参加武昌乡试,受到主考官湖广巡抚顾东桥的高度赞赏。”

“顾东桥将自己的腰带和钱赠予张居正,并预言他日其必定能身佩玉带,但顾东桥为磨炼张居正而故意使其落榜。”

“1541年,嘉靖二十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

“湖广巡抚顾东桥对张居正非常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

“并嘱咐张居正,希望张居正能够树立远大的抱负,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顾东桥:当初一见张首辅,本官就知道张首辅有将相之才,果然不出本官所料。

那时张首辅还没有参加乡试,他就已经听说过张首辅的大名。

等张首辅来武昌参加乡试,他特意把张首辅找来谈话。

经过一番交谈,传言不虚,张首辅确实名副其实。

但他深刻的明白,一个少年天才过早地成为举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哪怕再好的一块璞玉,也需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绝世珍宝。

他非常看中张首辅,不希望伤仲永的遗憾再次出现。

也正是抱着磨炼张首辅的心思,他才稍微施加手段让张首辅落榜。

张首辅第二次参加乡试时,他惊喜的发现张首辅的才华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正因为有了三年的磨炼,张首辅的造诣更上一层楼。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以优异的成绩高中二甲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历朝典章制度,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

“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夭寿啦:我苟在小酒馆氪命成圣刚下山就被女神骗去领证了小富则安从家族渔农到水德真仙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