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还给他许多责难。”
朱元璋这下才反应过来,原来刘伯温是在给他下套。
好在此人现在还不成气候,只需要早日除掉,便可保江山无恙。
“随后朝廷征召刘伯温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
“刘伯温却为他开脱,说他是有功之人。”
“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
“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
连朱元璋主动邀请为官的刘伯温,都没打算放过一马。
“朱元璋坐着胡床督战,刘伯温在侧旁侍候,忽然跳起大叫,催促朱元璋换船。”
刘伯温的个人成就有很多,其中的政治思想主要围绕仁义、民本、人才、法治、教育五个方面展开。
“御医开了药方,刘伯温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于是,太祖皇帝建立了洪武之治,名流千古。
“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照本宣科诵读,不解其意。”
“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后来胡惟庸被诛杀,他突然想起刘伯温可能会有临终遗言,询问刘琏果真如此。
“刘伯温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刘伯温的预言个个都应验了,并不是真的能掐会算。
在刘伯温替太祖皇帝解决这件事情之后,瓢泼大雨降下来了。
“刘伯温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
据刘伯温推算,天下有九十九条龙脉。
“刘伯温观测日月星象,看到火星走到心宿的位置不动,于是请求朱元璋下达责备自己的诏令。”
如此重重,全都是刘伯温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敬佩不已。
朱元璋三番几次,对刘伯温动杀心,都被刘伯温巧妙躲过。
“陈友谅乘机包围洪都,朱元璋十分后悔。”
“朱元璋去汴梁,刘伯温和左丞相李善长留守南京。”
刘伯温预言,在八年之内元朝会灭亡。
刘伯温力主讽谕之说,提倡理、气并重,强调文学的时代风格,重视文学对社会的能动作用。
相比于大明其他开国功臣被诛杀的下场,刘伯温的结局无疑于算是最好的。
“刘伯温请求转移军队到湖口,扼守要道。”
“一部春秋经,刘伯温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
“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
“刘伯温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
有一回,朱元璋终于下了决心要杀刘伯温。
“朱元璋多次打算晋升刘伯温的爵位,刘伯温坚决不接受。”
“之后,陈友谅的军队又攻陷了安庆,朱元璋这次打算亲自带领部队讨伐。”
“大家一致认为刘伯温所设计帷幄中策划的奇谋、夺取中原的大计,功勋之大,理应配享在高皇帝的神庙里。”
刘伯温预言,太监乱政是明灭亡的内因。
这么有学问的人,竟然会不知道赦字怎么写,便提起笔在纸上写了个赦字。
“次年,刘伯温被准许告老还乡。”
刘伯温预言,不要多线作战,要集中兵力去解决。
刘伯温的文学作品蕴含着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
毕竟如今天下已经太平,他也不再希望有人学习这本天文书。
“1359年,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山,听说刘伯温和宋濂等人的名声。”
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总算是松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