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吴敬梓的著名代表作《儒林外史》,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每个人都听过范进中举的故事,而范进中举便出自《儒林外史》这本书。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强烈讽刺意义的小说,里面讲述的故事道尽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
它入木三分的揭露了科举制度对世人的毒害,众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一部《儒林外史》,就像有人用一个勺子,剖开社会华美的包装,挖出里面最阴暗的血肉。
只有看过了《儒林外史》,才能知道吴敬梓的深刻。
吴敬梓把皇帝的新衣一把扯开,露出所谓盛世真正的模样。
圣人之言未必假,爱说圣人之言的人多半假。
科举未必不好,科举制下的众生多半不好。
道德未必虚伪,爱讲道德的人多半虚伪。
“他,写下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而他的一生,远比小说更传奇。”
“他,出身豪门世家,生来富贵。”
“却被亲戚背刺,又接连科考失败,尝尽人生百味。”
“康熙四十年,安徽第一豪门吴氏的家里,一个男孩呱呱坠地。”
“家人取《诗经》中‘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一句,叫他吴敬梓,期望他对父母恭敬孝顺。”
“为了维护家族的体面,吴敬梓一出生就被过继给大伯吴霖起,自此也埋下了他困于家族的祸患。”
“吴敬梓的曾祖父那一代,出了四个进士。”
“他的祖父那一代,出了两个进士。”
“他的父亲吴霖起因为文章写得特别好,被皇帝看中。”
“在古代,中进士是非常难的。”
“当时,有一句诗用来形容吴家,他们家就是科举考试上面最耀眼的那颗星。”
“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长房长孙的吴敬梓,从小就被家族寄与了厚望。”
“他5岁进私塾,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但是,13岁时,他的生母去世了。”
“丧母后,他的个人志趣一度向杂书转移,继而也就此奠定了日后从事小说词赋创作的基础。”
“17岁时,他的生父去世了。”
“18岁时,他在当地参加考试,中了秀才。”
“当吴家所有人都看好吴敬梓要像他的祖父辈一样,接连中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