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94章 花毒韦皇后

第394章 花毒韦皇后

    在唐朝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可怜的皇后。

    这位皇后,在妙龄少女的时候,嫁给了唐朝的太子殿下。

    后来太子殿下成为了皇帝以后,她却仅仅只做了不到两个月的皇后,就被婆婆赶出了京城,在外飘泊十四年。

    十四年后,好不容易再次回到京城,自己的孩子却又被婆婆下令给活活逼死了。

    多年的苦难,让这个原本善良的皇后,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她开始竭尽全力,谋求更多的权力。

    最后为了权力,甚至毒死了自己的丈夫。

    然而就在她距离女皇之位,只差一步之遥的时候。

    却被丈夫的侄子带兵诛杀,全族被灭,就连她的女儿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这位可怜的皇后,就是唐中宗的皇后韦氏。

    韦后的一生,在嫁给李显之后,基本上都是悲剧。

    韦后用一生来证明,皇家生活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韦氏,唐中宗李显的皇后,出生于京兆韦氏驸马房。”

    “在公元680年,姿色美艳的韦氏被选入宫中,并且被立为太子妃。”

    “公元684年,太子李显登基,太子妃韦氏被立为皇后。”

    “李显即位后,此时的国家大权仍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李显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刚刚即位,就为了讨韦后的欢心,大肆册封韦后的娘家人。”

    “韦后的父亲韦玄贞被封为豫州刺史,甚至连韦后乳母的儿子都官至五品。”

    “但是韦后仍然感到不满意,中宗又想把岳父提拔为宰相。”

    “中书令裴炎坚决反对中宗这种重用外戚的行为,多次上书提醒。”

    “因此惹怒了中宗,中宗甚至放狠话,就算把天下送给岳父也开心。”

    “这句话很快就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武则天凭着这个借口废除了李显。”

    “李显刚登上皇位不到两个月,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放逐房州,岳父韦玄贞被流放钦州。”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韦氏在李显心目中的地位。”

    “李显宠爱韦氏,不只是因为她的美貌,还有她的善解人意和对李显的安慰和鼓励。”

    “公元684年4月,武则天派重兵押送李显和韦氏到偏远的房州。”

    “武则天始终防备三儿子李显,怕他们久居一地发展势力,夺回皇位。”

    “经过几年的折腾,逐渐磨灭了他们的斗志,才让他们回到房州久居。”

    “直到公元690年,武则天自己称帝,改唐为周,还经常派使臣去房州打探他们的动静。”

    “李显因为得罪母亲武则天,害怕自己和大哥、二哥一样被武则天处死。”

    “使臣每次到来都非常恐惧,很多次都想撞墙自杀。”

    “而韦氏却临危不惧不乱,一边给丈夫支持和鼓励,一边与御使臣周旋。”

    “武则天称帝后,民间依旧有很多人反对,他们以匡扶中宗的理由纷纷抗议武则天。”

    “武则天派自己的心腹,也就是她的宠侄武三思去房州打探李显的动静。”

    “李显寝食难安,听说武三思这个重要人物到来,怕母亲派心腹来诛杀自己。”

    “韦氏依旧处乱不惊,她安慰完丈夫,便私下找武三思去了。”

    “武三思看到韦氏含情脉脉,比几年前又多了几分成熟的风韵。”

    “韦氏深知武三思的心思,便诱惑他。”

    “当武三思拥她入怀时,当即承诺必在武则天面前竭力保全。”

    “回京后的武三思也确实做到了,在武则天面前极力称赞李显夫妇非常本分和忠心耿耿。”

    “公元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的几次劝说后,权衡一下终究儿子比侄子亲,决定把李显召回。”

    “武则天下诏李显一家回洛阳,诏书并没说明召回原因。”

    “李显又被吓到了,战战兢兢地回到洛阳,韦后依然发自肺腑地安慰着他。”

    “当武则天宣布恢复李显的太子身份时,李显高兴地蹦起来了,他们终于结束了十多年的苦难生活。”

    梁红玉:相比于武则天,韦皇后称帝的条件更好。

    武则天虽然死了,武则天所建立的大周帝国也完了,但是武则天的传奇还没有落幕。

    武则天之后,韦后试图延续武则天的传奇,让女人继续停留在权力的最高位。

    说起来,韦后夺天下的各方面条件,都比武则天更好。

    首先,后宫之中韦后没有任何竞争对手。

    武则天当年为了当上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历经千辛万苦。

    先是斗败了萧淑妃,接着又斗败了王皇后,才终于当了皇后。

    而且就算当了皇后,也并不是当得那么稳当,中途一度还差点被高宗给废了。

    可是韦后不一样,韦后一直就和李显是患难夫妻,两人经历了非常艰苦的人生。

    李显被韦后牢牢地控制了起来,身边根本没有其他女人。

    其次,韦后不需要和唐朝的皇室相斗。

    当初武则天想要掌控权力,整个李唐宗室都不同意,都在造反。

    武则天所面临的阻力是前所未有的,她需要把这些阻力一个一个消减掉。

    为此,武则天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而韦后没有遇到来自于唐朝皇室内部太大的阻力。

    并不是韦后没有遇到阻力,而是说和武则天所遇到的阻力相比,已经非常小了。

    韦后不需要像武则天那样,来一场如此可怕的残酷的厮杀,就能够轻易获取权力。

    第三,韦后的男人比武则天的男人要昏庸得多。

    武则天的男人是唐高宗,唐高宗在历史上还是建了不少丰功伟绩的。

    唐高宗李治存在的问题是身体虚弱,所以很多朝中大事情都要交给武则天去做。

    李治的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他也看出了武则天的野心,一度试图把武则天废掉。

    韦后的男人李显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昏庸,做事毫无主见。

    刚刚当皇帝,就想把韦后的父亲提拔起来当宰相。

    朝中大事,都是韦后在拿主意。

    总之,李显就是一个昏君。

    第四,韦后与太子争斗的艰巨性没有武则天强。

    武则天自己就生了四个儿子,至于李治和其他后妃生的儿子那就更多了。

    武则天想要掌控最高权力,需要把她的这四个儿子,一个一个斗倒。

    如果是斗别人的儿子,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但是和自己儿子斗,显然其困难程度更高。

    武则天先是让她前两个儿子死掉了,死得莫名其妙,死得让全天下都充满怀疑。

    接着,她又把她后两个儿子废了。

    总之,武则天的艰难程度是非常大的。

    韦后则不同,韦后没有亲生的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并不是她的竞争对象,反而是她的政治联盟。

    韦后甚至试图把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因为一旦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后,韦后掌控权力的可能性会更大。

    第五,韦后面临的来自于大臣的压力没有武则天的大。

    武则天想要当皇帝,她面临的来自于朝中大臣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大。

    朝中大臣很多是跟着唐太宗打江山走过来的,都是绝顶聪明,又非常有实力的人。

    同时,他们对李唐的江山也很忠诚。

    武则天想要篡夺李唐江山,他们自然不会答应。

    韦后所面临的朝廷大臣的压力,其实只是来自于张柬之等五王。

    事实上,张柬之等五王,看起来是五个王。

    其实他们并不强大,作为领头的张柬之已经八十岁了,其他人能力也不行。

    另外,这五王拥戴李显,推翻武则天上位,明显有投机的成分。

    毕竟武则天已经把李显确定为太子了,就算他们不这样做,只要武则天一死,李显就是顺理成章的皇帝。

    他们选择在那个时候投机,无非就是想要立功,从而获取权力。

    所以,大家对五王并不服气,他们在朝中没地位。

    总之,韦后各方面条件,确实都比武则天好。

    不过,武则天最终顺理成章当了皇帝,而韦后则被人轻松杀掉。

    “公元705年正月,李显在宰相张柬之等人的大力支持下。”

    “终于推翻了母亲武则天,再次登上皇位,韦氏再次成为皇后。”

    “中宗非常感恩韦氏这些年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韦氏的一次次宽慰,估计中宗也活不到复位的日子。”

    “当李显再次做皇帝之后,违反大唐不得给异姓封王的规定。”

    “给岳父韦玄贞封王,给韦后的娘家人都安排在朝廷的重要官职,还实现承诺给韦后无限权力。”

    “这时的韦后经常干预朝政,逐渐接近权力的最高峰。”

    “中宗和韦后对百姓因旱灾饿死不闻不问,整天吃喝玩乐。”

    “不光如此,韦后光明正大地给中宗戴绿帽子。”

    “武则天去世后,武三思没有了大靠山,便与韦后勾搭在一起。”

    “宫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武三思和韦后在宫中一边下棋、一边打情骂俏,中宗却乐呵呵地在旁边附和着。”

    “有时中宗李显不在,韦后便与武三思相拥走到寝宫去。”

    “中宗对治理朝政毫无主见,有什么事经常找武三思商量。”

    “韦后还让中宗把武三思任命为宰相,随后武三思的势力越来越大。”

    “朝中以张谏之为首的很多大臣都看不下去,纷纷上书中宗要求除掉武三思以绝后患。”

    “可昏庸的中宗却听从韦后和武三思的谗言,将张柬之等五位忠心辅佐的忠臣杀害或流放。”

    “其他大臣看到功绩卓越的大臣都落这么惨的下场,也就没人敢出来反对。”

    “从此,韦后在武三思和上官婉儿的帮助下,势力日益强大。”

    “韦后除了武三思,还在后宫养了三个美男子。”

    “一个是厨子杨均,韦后见他长得英俊,便让他在宫中伺候自己。”

    “一个是御医马秦客,进宫给韦氏看病。”

    “因为长得眉清目秀,被韦后一眼看中,之后韦后有病没病都传他进宫。”

    “还有一个马贩子出身的叶静,这个人在一年的元宵节表演马戏,被韦后看中。”

    “韦后已经拥有成为武则天的所有条件,可她只有自立为王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的治国之才和对时局判断的能力。”

    “太子李重俊并非韦后亲生,对她的作风又颇为不满。”

    “韦后看着太子李重俊长大,心里盘算着如何除掉李重俊这个障碍。”

    “安乐公主是韦后和中宗的女儿,二人对她都很宠爱,安乐公主也想成为武则天那样的女人。”

    “韦后和安乐公主不断打压李重俊,安乐公主曾向中宗建议废掉太子。”

    “当时太子李重俊知道,韦后和安乐公主都有自立为王的想法,他的处境十分危险,他只能铤而走险。”

    “在公元707年,李重俊和左羽林将军等人起兵,杀死了武三思父子。”

    “可惜李重俊的部下临时倒戈,反过来将他杀死,李重俊造反失败。”

    “从此,韦后更加肆无忌惮,她堂兄韦温及心腹掌握宫外大权。”

    苏轼:韦后和武则天比较起来,武则天算得上是一个斗士,而韦后只能算一个推手。

    武则天在走向皇位的过程中,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无论是与后宫作战,还是与她的儿子作战,还是与李唐皇室作战,还是与朝中大臣作战。

    武则天始终站在浪潮的顶端,依靠自己强劲的力量,和对手们不停厮杀,从而把敌人斩落马下。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获得了极大的权力。

    同时,武则天也具有了极大的吸引力,很多人站到了武则天的阵营中来。

    比如狄仁杰,绝对是古今出色的宰相,正直还有大局观。

    狄仁杰虽然反对武则天夺取李唐江山,但是在武则天当皇帝的过程中,狄仁杰一直对武则天是很维护,甚至可以说很崇拜的。

    所以狄仁杰愿意站在武则天的身后,成为武则天团队的一个坚强的力量。

    总之,武则天在不断战斗的过程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强大团队。

    最终在团队的帮助下,武则天得以建立江山。

    而韦后不是一个斗士,她只是一个推手。

    比如李显当了皇帝以后,韦后由于自己并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

    于是继续利用上官婉儿为李显处理政务,从而确保自己一直压着李显。

    但是这样一来,李显确实被压制了。

    可是增加权力的,不是她韦后,而是上官婉儿。

    再比如韦后想压制朝中大臣,尤其是张柬之等五王。

    于是就把武三思引进朝廷中来,用武三思压制张柬之等五王。

    最终武三思成功地把五王压制住了,并且还把五王给杀掉了,使得朝中大臣势力没能做大。

    但是这样一来,增加权力的,却是武三思,并非她韦后。

    又比如,韦后利用太子李重俊的不满,让李重俊杀掉武三思,剪除了武三思的势力。

    然而这样一来,权力变大的,又是李重俊,而非她韦后。

    又利用李显杀掉了李重俊,但是这样一来,权力增大的,又成了李显,不是韦后。

    韦后这一番操作,其实只是把权力从一个人的身上,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她本身的权力并没有增加,在朝中的威望并没有变大,更没有建立拥戴自己的班底。

    不但没有变大,不但没有团队,而且还使得朝中大臣及李唐宗室们都对韦皇后充满厌恶。

    同时,韦后自身又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

    因此她更加站不住脚,对朝中事务的干涉,更加不合理,更加不让人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抓住机会,利用自己作为李唐宗室的身份,非常容易就发动了政变杀掉韦后。

    说到底,韦后只不过是一个推手,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核心班底。

    因此想要效仿武则天称帝,是不可能办得到的。

    纵观韦后的一生,她从一个善解人意、给丈夫无限宽慰的女子。

    发展成一个嗜杀成性、野心勃勃的权力争夺者,最后只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她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她只看到武则天的风光,没有看到武则天的治国之才。

    她想拥有武则天的至高权利,但没有武则天的才能和雄心壮志,也没有武则天的爱民之心。

    武则天心系大唐,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

    而韦后不管百姓死活,只享受着权力带来自己的好处和无限荣耀。

    从来没有想过欲戴其冠,必受其重的道理。

    这样的人注定不被拥护,也注定她在这条路上的失败。

    “大臣燕钦融看到他们这样为非作歹,冒着生命危险秘密上奏中宗,提醒中宗。”

    “韦后贪恋多名男子、干预朝政,安乐公主买卖官位、图谋不轨。”

    “中宗知道后大怒,下令燕钦融彻查此事。”

    “韦后知道后,派人将燕钦融带回并将其摔死在唐中宗面前。”

    “中宗终于意识到,韦后早已不是那个善解人意的妻子,而是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韦后看唐中宗知道了这些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与安乐公主共同密谋杀人灭口。”

    “中宗万万没想到患难与共的妻子,竟然用一张他最爱吃的饼要了他的命。”

    “这一天,中宗批阅奏折,太监送来中宗最爱吃的饼。”

    “太监还告诉中宗,这是韦后亲手做的,中宗非常高兴就多吃了几块。”

    “不久后,中宗腹痛难忍,从龙椅上滑倒在地,满地打滚。”

    “吓得太监赶紧禀报韦后,韦后为洗脱嫌疑,故意晚到一会。”

    “等韦后到时,中宗已口吐白沫身亡。”

    “李显一死,韦后掌握了所有的主动权。”

    “韦后将所有亲信安排在重要岗位,又调来五万府兵和禁军保卫皇宫。”

    “准备好后才为中宗发丧,宣布自己临朝亲政。”

    “韦后企图像武则天一样自己当皇帝,安排李显的四儿子李重茂继位,李重茂也非韦后所生。”

    “韦后想先临朝亲政,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害死李重茂,从而实现她的皇帝梦。”

    “但是韦后不知道,她的皇帝梦要想实现,其实还有一个大障碍。”

    “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都是武则天的儿女,他们也有很大的权势。”

    “这时被韦后任命的宰相一边鼓励韦后称帝,一边和安乐公主密谋除掉李旦和太平公主。”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兵部侍郎本来就是韦后的人,与宰相的交情不错。”

    “当得知宰相想害死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时,顿时吓坏了。”

    “谋杀相王、太平公主和皇帝,如果行动失败,岂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最后兵部侍郎决定把这件事告诉李隆基,同时又劝李隆基尽快行动恢复大唐社稷。”

    “李隆基是李旦的儿子,虽然小时候没在宫中长大。”

    “但李隆基有勇有谋,在长安城结交了很多英雄豪杰,还获得万骑军的信任。”

    “唐太宗在位时,选了一批英勇善战的人跟随自己巡游打猎,这一批人被称为百骑。”

    “武则天在位时,把这批人发展为千骑。”

    “到了唐中宗时期,发展成万骑,是很厉害的一支部队。”

    “太平公主得知中宗李显被毒害后,韦后掌权,便和侄子李隆基联手。”

    “由太平公主做幕后策划,联络朝廷百官。”

    “李隆基负责招募军队,准备进一步行动。”

    “李隆基打着父亲李旦的名义,带领着兵部侍郎等人行动。”

    “李隆基穿着便衣埋伏于禁宫中,左右羽林军将士在玄武门驻扎。”

    “待到二更李隆基一声令下,众人杀进宫内。”

    “韦后死于乱兵之手,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人也都被斩首示众,这就是有名的韦后之乱。”

    朱棣:唐中宗被韦后所毒杀,这不过是唐玄宗故意抹黑罢了。

    神龙政变后,李显再次登基,韦后时隔二十年再次母仪天下。

    李显登基后对韦皇后可谓是爱护之极,允许韦皇后像母亲武则天那样临朝摄政,允许韦皇后培植势力,甚至允许韦皇后包养男宠。

    李显纵容韦后的一系列行为,明显是为了报答妻子当年在房州的种种温情。

    不仅是对韦皇后,对韦皇后唯一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是极尽宠爱。

    可就是这样一位好丈夫、好父亲,竟然传闻被妻子和女儿毒死了。

    虽然《旧唐书》言之凿凿,但是唐中宗之死的真相似乎并非如此。

    原因一,史书自己的矛盾。

    在《旧唐书》中,记载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谋划毒死李显。

    但是在后妃传部分又记载李显驾崩时,韦皇后惧怕有人归罪于情人和女儿安乐公主,于是秘不发丧召集亲信入宫商议。

    这之中有两条隐藏的信息,其一就是‘有人把唐中宗之死归罪于安乐公主和情人’,而不是‘唐中宗是安乐公主和情人所杀’。

    其次,韦皇后竟然是在事情发生后才召集亲信商议。

    如此大事,难道不该早做准备,提前把事情都商量好。

    非要等事情出了才开始着急忙慌的商量,这似乎并不是一个阴谋应有的样子,倒确实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举止。

    而在唐玄宗本纪中根本没有提到韦后毒杀中宗之事,作为唐玄宗发动唐隆政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玄宗本纪却只字未提,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在《旧唐书》中记载安乐公主的部分提到了安乐公主的许多事情,独独漏掉了她曾经杀父弑君之事。

    按说这可是安乐公主最大的罪行了,漏掉哪一条都不会漏掉这一条。

    原因二,韦皇后还没有准备好。

    除了韦皇后应对中宗暴崩所暴露出的惊慌失措,从全局来看,韦皇后根本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政治积累。

    武则天30岁被立为皇后,67岁时高宗驾崩,居皇后位长达37年。

    武则天有充足的时间培植势力、建立威信、打击异己。

    而韦皇后复立为皇后才五年而已,前有五王专权,又有李重俊之乱的打击,韦皇后的势力根本达不到独掌朝政的水平。

    朝中拥护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官吏不在少数,韦皇后的势力尚不能与他们抗衡。

    韦皇后所面对的李家势力远比武则天当年面对的李家势力要强得多,这一点韦皇后心里比谁都清楚。

    有李显的庇护,韦皇后还可以继续发展,逐步清除这些障碍。

    可李显一旦离世,自己就要独自站出来和他们相争,韦皇后不至于看不透这层利弊。

    原因三,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仍被以礼安葬。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李隆基的政变军所杀,随即被追废为庶人。

    按理来说她们已经不再是皇后和公主了,但是不久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竟然又被以礼改葬。

    韦皇后以一品之礼葬、安乐公主以三品之礼葬,这无疑又承认了她们生前的身份。

    可在尊重礼法的大唐,杀父杀夫弑君那是十恶不赦之罪。

    如果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真的害死了唐中宗,朝廷无论怎么处置她们都不为过。

    可她们的以礼改葬正说明了李旦父子其实并不认为二人杀害了唐中宗,那只是政变的一个口号而已。

    原因四,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没有理由杀害唐中宗。

    唐中宗对她们不是一般的好,除了安乐公主封皇太女之事,李显几乎是百依百顺。

    可是这并不能成为安乐公主想要毒杀父亲的理由,因为她想当皇太女无非就是李显死了她接班。

    可是韦皇后这关安乐公主就通不过,李显死后肯定也是韦皇后才是安乐公主。

    其次,当时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实力不足,有谁会蠢到在实力不足时砍身后挡风的大树。

    韦皇后毕竟在政治旋涡中挣扎了多年,她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

    所以,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完全没有动机杀死中宗李显。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所以背上这么一口黑锅,极有可能是李旦父子为了强化自身正统性和政变合法性所作的春秋笔法。

    毕竟李隆基才是胜利者,自然说什么是什么,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修史之人看到前人留下的史料自然也会自己去思考,但是又不能完全否认这些记载,于是也就有了记述上的不同。

    这样一来,既没有否认历史记载,又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但也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历史之谜。(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女配心狠手辣,可她美呀被迫当三:我转身出宫嫁反派鉴宝:从捡漏赌石开始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在柯南世界的悠闲生活机战:从高达OO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