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好难啊。”
孙山也觉得好难啊,字是认识,但用上京话读,真得太难了,更重要是下午的练字,头更大了。
在前世,参加学校的兴趣班,孙山也参加过书法班。练一个“永”字就练了三节课,最后耐心耗尽,不了了之,从此再也没写过毛笔字了。
另一边的杨清北怯怯地说:“原来你们也觉得好难。”
还以为自己一个觉得难呢,既然大家都觉得难,证明的确难,我上课可认真上的,这不能怪我呢。
孙山看了看外面,大中午的,天大地大,都大不过吃饭,劳累地说:“我们还是去吃饭吧,下午还要上课呢。”
三人走出教室,走到厨房,架子上摆好郑伯热好的饭菜。
学子们拿起饭盒,走出厨房,来到院子空地。
郑氏学堂没有食堂,学生只能坐在石板阶上,捧着饭吃。
中班和大班的学生也在。
孙山仔细看一下,总共就14个学生。
孙山家就占据5人,加上村长家的两个孙子,孙家村有7人在郑氏学堂上学。
好家伙!
也就是说郑氏学堂的Gdp孙家村贡献一半。
怪不得郑童生对孙伯民等人那么客气了,除了因为拐七拐八的姻亲关系,更重要是,孙家是郑童生的米饭班主。
一下课,大班的跟大班,中班的跟中班,小班的跟小班一起吃饭,泾渭分明。
至于孙山的几个堂兄,嘻嘻哈哈地跟孙山和德哥儿说几句话,便和他们的同窗一起了。
德哥儿快速打开饭盒,里面摆放番薯米饭加一小撮青菜加两个鸡蛋。
对着孙山说:“山子,快打开你的饭盒,看看你今天吃什么?”
孙山的饭盒很重,打开后,白米饭加青菜加红烧肉。
德哥儿看到色泽诱人的红烧肉,可怜兮兮地说:“山子,我怀疑我不是我娘亲生的,如果是亲生的,今年就应该给我做肉吃。”
孙山白了一眼德哥儿,你和你娘长得一模一样,谁不是亲生的,都没人信。
你又不看看你大哥二哥的饭菜,他们都是一个煎鸡蛋,你两个,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