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胜利,让他受到了普遍的称赞。所以在内心深处,赫鲁晓夫对李毅安是心怀感激的。
当然了,他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向对方去展示苏联最好的一面。
他已经下定决心,让对方好好看一看苏联,让他明白——苏联是何等的强大,苏联人民是何等的富庶。何等的幸福!
“他会明白的!”
在看到李毅安走下飞机时,赫鲁晓夫主动上前数步,在相隔数米时,他们两人几乎同时伸出手,握手之后,然后又是热情的拥抱。
随后,赫鲁晓夫才说道:
“李,欢迎你来到苏联!”
虽然看起来非常热情,但是赫鲁晓夫的心里却颇不是滋味,因为李毅安又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上一次是因为匈牙利,而这一次呢?是因为古巴。
两次,都是自己给他送上领奖台,这可真让人不是滋味啊!
“尼基塔,谢谢你的邀请,我一直渴望来到这里!”
随后,李毅安就在赫鲁晓夫的陪同下检阅了苏军仪仗队,在激昂的乐声中,他看着这支三军仪仗队,脑海中想到的却是另一个世界,这支每一次在红场踏响军靴,都让全世界为之颤抖的苏军,在短短二十几年后,就伴随着红色帝国的灭亡,而成为绝唱。
此时,有谁能够想到这一切呢?
李毅安有些失神的表情落在赫鲁晓夫的眼中,让他心里不禁得意道:“他一定是被惊呆了!”
好吧,只能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离开机场时,虽然先期到的运输机已把李毅安的专车送了过来。但是赫鲁晓夫主动邀请与李毅安同乘一辆车。
于是的李毅安就坐上了吉斯111——这是苏联最好,也是最豪华的汽车,对标美国的同行的豪华汽车,它的体量和做工是当今苏联汽车制造业的极致,当然,这种汽车也就仅仅只供领导人使用。
上了汽车之后,赫鲁晓夫就立即献宝道:“怎么样,苏联的吉斯,不比你们BMW差吧!”
李毅安笑说道:
“确实,两种汽车各有千秋,吉斯轿车的暖气很暖,BMW的冷气很足,但都是最适应我们彼此环境的。”
看似在说车,实际上说的却是两个国家,李毅安是在告诉赫鲁晓夫,你们最适合你们自己的国家。
他的恭维让赫鲁晓夫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哈哈,李,你知道的,我一直都很喜欢你,因为你的坦诚,且毫不做作,你和那些西方的政客不一样,他们会说最好的话,做最下作的事情,你永远都是坦诚的,虽然很看重利益,但是这恰恰是你最坦诚的地方的,这也正是你的斡旋能够成功的原因,而且……”
赫鲁晓夫盯着他说道:“我们之间很像,或许我们的出发点不同,立场也有着分歧,但是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一点,你是真诚的!”
这正是赫鲁晓欣赏李毅安的原因,因为他能够感受得到,对方发自内心里的渴望是让所有人过的更好,这种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西方政客的那种虚伪是截然不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