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之中,王文龙跟着朱常洛等人走进军幕,早就等候于此的李言恭和王世扬连忙迎接过来。
李言恭,临淮侯、总督京营戎政,是京营的最高军事指挥。
王世扬,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京营的二把手。
京营设立之初骨干就是当年和朱元璋一起从凤阳杀出来的勋贵,并且从朱元璋以后就规定京营世代由勋贵掌管,然而这项制度设计到如今已经非常落后于时代,到了明朝中叶,这些勋贵就已经不能打仗,京营本身也已成勋贵子弟吃空饷的幌子。
京营在洪武永乐时期那是相当能打的,直到土木堡之变前都还有不错战斗力。土木堡之变,鞑靼人杀入京城,京营的老底子在这一战之中损失殆尽,以后只能从各地选精锐补充,京营战力从此便急剧下降。
成化以后大明几任皇帝都曾试图恢复京营的战斗能力,要求各地选拔优秀兵将补充到京营之中,但京营常年没有仗打,有能力的武官到这里根本没有立功受赏的机会,还不如到边关去挣一份前程,从各地补充来的官兵全都是歪瓜裂枣。
大明皇家也曾试图做一系列的改革,光是京营的编制就改了四五次,还曾经让京营参与剿匪以培养作战能力,但一切的尝试到嘉靖年间全被放弃,京营不再出战,具体原因史书没有明显,但是从其剿匪的评价,可以窥知一二,“强虏视之婴儿耳”。
京营在万历年间根本没有被动用过,几十年后李自成破居庸关至沙河,京军出御,闻炮声即溃败而归,从此覆灭,这便是这支曾经跟随朱棣远征漠北的皇帝亲军最后的历史记载。
就从此时经营的领导团队,也能看出这支部队的风范。
总督京营戎、政临淮侯李言恭,大名鼎鼎的李景隆的七世孙,武官勋贵第一,在和朱常洛等人寒暄之后,走到王文龙面前,满脸欣赏的道:“王建阳果然一表人才,我看建阳的小说,早就想与你相会,只不过你少来京城,总是未能遇见。”
王文龙也拱手笑道:“在下也早就仰慕青莲居士的才华。”
没错,李言恭这个武官勋贵第一更出名的身份是号青莲居士,他是万历词坛领袖,著有《贝叶斋稿》《青莲阁集》等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