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675章 发售火爆

第675章 发售火爆

    冯少衡把《管窥》卖到山东多半能获得成功,因为此报纸在京城已经引起哄动。

    《管窥》的前身《甲骨文会刊》每期的印刷量不过是一百多份,新刊物的编辑部虽然考虑到报纸的销量可能会扩增,但是怕报纸不好卖出去,第一期也只印了六百份。

    却没想到六百份报纸印刷出来不到两天便销售一空,登门求购的书商还络绎不绝,许仲琳连忙道印刷部门加紧印刷。

    京城物理社的小印刷厂原本就是由物理社所购买的一家抄报房改建而来,印刷能力也有限,紧赶慢赶,最终《管窥》第一期的印刷量定在了一千五百份,销售的火爆程度也不过稍稍减缓,若不是因为印刷部门的能力有限,可能这一期创刊号的印刷数字都能接近两千份。

    京城的书报商听到这个数字全部惊呆。此时京城虽然有多家报刊,但是最高的销量也不过是五百多份,放到江南只是中型报社,在京城却已经可以称得上第一了。

    这是因为大明的京城虽然是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但比起江南文化的繁荣程度还是有所差距。

    这主要是由于京城的出版业不够繁荣所致。天子守国门的代价就是京城连粮食都得走大运河千里迢迢从江南输送而来,京城生活百物腾贵,从粮价到物价都比江南高上一筹,可想而知印刷工的工资有多高。

    高物价直接影响了印刷业发展,明代京城甚至印刷业水平不但比不上山东与河南,甚至还不如北直隶的通州。

    一直到后来的清朝,北直隶的印刷中心也不过是转移到了天津杨柳青一带,到底是没能入京,京城的工价物价太贵了,实在是养不活印刷产业。

    另外,京城的舆论控制实在也有些严重。

    比如后世有些与京城文化相关的资料研究说:明代北京有八大书院。

    但仔细看看八大书院的位置,其中四家坐落于通州,两家在密云,一家在昌平,这些地方在此时都是京城顺天府以外的范围,只不过是在后世的行政规划之中属于北京城而已。整个大明唯一一家建立在京城的书院是宣武门外的首善书院,那是天启年间东林党为了传播自己思想>>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马林的黏土狂潮大唐40K:盛唐武士亮出光刃武道大帝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乙木修仙录墨门飞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