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临安不夜侯 > 第711章 吾欲拜杨沅为义父

第711章 吾欲拜杨沅为义父

    临安,为了由谁坐镇利中,王相意见不一,难免又要起一番争执了。

    朝廷其实也很为难。

    鉴于川峡的特殊局势,只有张浚或者杨存中这样的老资格去了,才能镇得住。

    可是现在大宋全国的军制改革,正由张浚负责推动。

    两淮边军和中央禁军的重组,也要由杨存中来主持。

    临时抽调他们,是会影响大事的。

    而其他军界大佬,如李显忠、邵宏渊之流,现在还不够资格去弹压西军。

    况且,利中文武大员们已经主动上书,保举杨沅了。

    与其说他们是在举荐,不如说是利中的文武大员们,在一番利弊权衡之后,选出了一个能让各方都能接受的共同利益代理人。

    这时换一个人去,但凡不能叫他们心服口服,只怕就要再出大乱子。

    甚至是张浚或杨存中。

    杨政所遭遇的这场兵变,不就是前车之鉴么?

    因此,沈该和魏良臣虽然不情愿让杨沅再兼利州中路之主。

    可是,他们实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提出来。

    ……

    临安城里就利中之主的人选取舍不定的时候,杨沅一直等候在南郑。

    杨沅是奉旨赴利中调查裘皮儿一案的钦差大臣,但他是被皇帝就近从潼川府调过来的。

    做为钦差大臣,他同时还是潼川府路经略安抚使。

    因此,他自然没有千里迢迢押解徐夫人等一干人犯,长途跋涉回临安的道理。

    所以他暂时留在南郑城,一方面是因为杨太尉之死,他这个刚被认下来的本家兄弟,没理由不参加自己族兄的葬礼和善后事宜。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边料理着丧事,正好等候朝廷消息,他也免得折腾。

    但他却不知,时寒等人上了一封联名荐举的奏章,却让他停驻南郑的行为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这是……一种变相的黄袍加身。

    杨政死的突然,又因兵变耽搁了两日,已经来不及通知各方。

    所以,除了利中本地的官绅要员,只有相邻的利州西路吴家、利州东路的温家和郭家,急急派了人来,参加杨太尉的葬礼。

    吴家派来的是吴璘之子,利州西路前军同统制吴挺。

    吴挺虚岁才刚过二十,就已是一位英气勃发的少年将军了。

    不过,杨政到底因何而死,吴家显然也隐约有所猜测了。

    杨政既然死了,杨家军归并吴家军就有了无穷变数。

 &nbs>>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人在末世:红警系统已就位炼神鼎抗战:我能赋予小兵词条屠龙倚天前传重回南韩当编剧辜负我真心,离婚你后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