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藤的观察记录是小组合作完成的。
赫敏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作者,她详尽而仔细地描述了温室内疙瘩藤的生长状况,与教材上给出的样本描述作对比,分析了各项性状差异产生的原因,剖析了地理条件、温室环境对植物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猜想——温室内其他作物也是影响因子之一。
初稿写了约两英尺羊皮纸。
二作洛伦分析了疙瘩藤形状改变对药性及内部魔力的影响,结合魔药学炼金术等学科猜想应用场景,重点突出疙瘩藤及其产物的经济价值……篇幅大约一英尺。
哈利和罗恩并列三作,负责绘图、定稿后整合誊抄工作。
绘图就是对照实物和照片临摹,疙瘩藤整个植株分为根茎叶三部分,其他还有触须、疙瘩、果实、种子等十五个具体部位,遇到复杂图样就参考参考教材与其他同学的作业。
落在纸面上的工作量很大,但好在不费脑子,两人都做得乐呵呵的。
完稿上交已经是一周后的事情了。
今天是接触疙瘩藤的第二课。
上周还有些夹生的豆荚彻底成熟,斯普劳特教授单手捧着一枚刚掏出来的荚果,扯着嗓子喊道:“各组成员分别采收自己负责的植株,对果实收获没有硬性要求,小组成员受伤人数最少,伤势最轻的一组将获得嘉奖!”
那是一个扑扑跳动的恶心玩意儿,有一个葡萄柚那么大,果皮沾着黏稠液体,管脉鼓胀。
拿去隔壁保护神奇动物课堂做教具也没人会怀疑。
“啧……提高班的课程就是和低年级不一样,这样的标准,知道的是草药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黑魔法防御课呢!”洛伦啧啧赞叹。
小组四人慢慢围住一棵布满节疤的疙瘩藤,和上周相比,藤根上的触须粗壮了许多,荚囊里传出黏液轻微蠕动的声音。
“格林德,哦不,是巴沙特教授,他的课堂可不一点也不危险。”赫敏开始戴防护手套,往常的手套是龙皮的,太厚实了,不方便操作,这节课的手套>> --